“以美育代替宗教”,这是一个多么吸引人的话题!让身边每一个人,通过音乐都能感受美好、慰藉、鼓舞国民奋发救中国。这是一百年前,萧友梅先生与蔡元培先生共同的主张。这也与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何其相似。
在阅读胡波先生的《萧友梅评传》之前,我只知道萧友梅先生是中山人,是中国现代音乐之父,上海音乐学院的奠基人。在上学的时候,我也曾唱过他的一个声乐作品《问》“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华年如水?……”那时候感觉这首歌很有文人气息,歌词诗歌化,不口语,但是在阅读了《萧友梅评传》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创作是需要土壤的,在那个文化更迭的时代,他作为先锋绝对是划时代的。现在重新回味这首歌曲,倒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萧友梅先生对于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让人惊叹,不管是常规的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还是专业音乐学院里面的音乐课程体系,都可以说是举一人之力构建的。一百年过去了,现在全中国的音乐学院依然还在沿用着,我相信接下来也将会继续使用下去(只除了一点,当时音专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一门中国乐器)。
我的阅读思考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萧友梅先生提出我们中国旧乐落后的原因,第一条就是记谱法的落后。中国传统的旧乐无论音高还是节奏,基本上都不是绝对的量化,非常有自己的魅力,最正宗的方式是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播的(当然这与早期的乐者多是失明人士有关)。传统的文字谱,或者是西方现在通用的五线谱,记录起来都会少了很多的细节。所以要收集整理和推广中国的旧乐,难度非常大。相较之下,西方的音乐虽然也不是百分之一百数值化,但是可复制性就强多了。
其次是萧友梅先生一直都很希望中国现代音乐能建立在中国旧乐基础上,避免全盘西化。可是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西方音乐有一个专属的、完整的体系,从带有教化作用的宗教音乐,逐步发展到庄重的复调音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古典这个词源自classical,翻译过来是“经典,优秀的典范”,而不是单纯的古老。它是根植于贵族文化的,充满着优雅的气息。后来随着工业革命,浪漫派的产生,是因为他们期待有更多的自我表达,再接下来是更多元的社会,更大的听众群体,印象派等也随之出现,它是一个从顶层文化逐步下沉的过程,有着完整的轴线。
而萧友梅先生在德国的博士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里面提到,中国的旧乐,主要分祭祀音乐和宫廷音乐。祭祀就是与天地、与祖先的一个交流,说白了就不是给人听的。宫廷音乐服务的是一个极小的群体,而且由于政治的因素,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会把音乐完全改掉,那么音乐的创作上就没有了延续。中国的音乐创作在唐朝之后就基本停滞,没有发展了。跨越了千年的时间,跨越了听众的主体,音乐创作是找不到落脚点的。他希望从顶层文化的角度,用文学的语言,中国旧乐的旋律,西方的和声,让没有受到过文化熏陶,甚至是还不认识字的老百姓能够接受,起到教化和鼓舞的作用,甚至能够像俄罗斯一样,建立自己的民族乐派,在世界音乐中占一席之地。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看,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萧友梅先生是以探索的心态,拼尽全力培养人才,希望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找到中国音乐的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互联网使得年轻人大量接触西方文化,表面上我们是淡忘了中国的传统音乐,可是,都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乐派,必将越来越珍视萧友梅先生对旧乐的收集整理、探索。我也期待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读者会关注萧友梅先生,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有更多的思考。
作者系中山市音乐家协会顾问、原副主席、秘书长,原中山业余艺术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