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到粤西阳江工作后,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远离父母。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的爱人特别牵挂孩子在阳江的生活。时逢中秋节,孩子在岗位值班,不能回家团聚。爱人提议,去阳江跟孩子一起过节。
当天下午五点,从安仁老家出发,车程不过六小时。儿子在工作的单位附近,早已找了家酒店安排好。随后,一家人到附近一处离海边不远的农庄吃饭。那里山海相连,秋色宜人。阳江的山势不高,连片的绿色,让山海美景成了这座城市休闲、居家的底色。儿子到阳江工作,竟然是一次美丽的邂逅。
农庄生态之好,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泳池、餐饮、生态、美食四者合一,一幅农文旅美景徐徐展开。农庄里鸡鸭成群,蔬菜鲜美,令这块弹丸之地有了足够的气场。
坐下来后,儿子给我们点了菜。他知道父亲是个吃货,更是一个精通厨艺的美食专栏作家,生怕点的菜不好,错失家庭聚会的要义,还背负不懂美食的骂名。他特别推崇阳江本土美食,包括鹅乸饭这样的地域美食。其中,一道特别的菜,啫啫鸡煲,深得家人欢喜,别有风味。
单说这道啫啫鸡,确有特色。食客追逐食物的本身出处,比如鸡,纯粹的阳江走地鸡。农庄前庭后院绿树成荫,后院还开辟了很大的种植庄园。除了蔬菜,还有桑园、果园。
从这道菜品上看,选料本土走地鸡一只,约3斤。从后厨开放的厨房看到,配料选用的粗海盐适量,花生油少许,姜块半斤,香菇二两,芹菜两棵,洋葱半颗,青红辣椒两只。
做法更是一目了然。鸡斩小块,放少许生抽、鸡精,料酒入味十分钟;烧热砂锅,用筷子辅助炒出香味;放入鸡块,姜片和香菇,尽量铺平不要重叠,先不忙着翻炒;盖锅盖焗两三分钟;开锅用筷子翻面,铺平再盖锅两三分钟;中途,绕一圈酒以增香气;重复翻面数次,待汁液快收干时改用中慢火,同时加入适量的生抽和糖做最后的调味,拌炒均匀;最后放入芹菜段和香菜、洋葱,加盖2分钟,这道菜便大功告成。
啫啫鸡分母鸡和扇鸡两味,前者肉质细嫩,后者肉质厚重。杀鸡到焖制,时长约半小时。无论哪种,在笔者看来,吃啫啫鸡的意义在于享受美味的过程。啫啫鸡属于焖制,鸡肉味道醇厚,肉质香绵,鸡皮带有焦质感,尤为滑嫩,加之料酒的作用,赋予了一种新的食物口感。鸡肉在高温的焖制下,鸡油自然渗出,使得鸡肉通体透亮,绵绵入味。此外,加上洋葱、芹菜、青红辣椒汇集一起,素荤之间唯美的搭配,愈发显得食物组合所产生的魅力。
回家后,爱人对这次阳江行百般回味。美食留下的不仅是味道,更是孩子成长岁月中不可或缺的寻味。儿子为父母的安排,饭后陪父母在城市街头散步,讲述阳江故事。从这次寻味活动中,看见孩子成长的影子,更有孝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