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几年前,父亲离世了。其间那种无力感和随后的空洞感将我击打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至今难愈。
好友安慰我说,人活着的时候多想他的好,人走了以后多想想他的不好。
可我发现现实中人们做得往往相反。
二
站在父亲留下的小院子里,我听风一阵阵吹过的声音。大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向泥土,我仿佛听到他最后的絮语:我只是先走一步,先走一步……
那些年年开花结果的树,一直倔强地生存着,但再也不开花不结果。
三
人情练达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随意才是。
越来越觉得人生的意义寥寥。
可你为什么还那么积极乐观?有人问我。
我说:就是因为人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才用我的风风火火,做我喜欢的事,爱我所爱的人。为人生赋予意义。
四
人的一生就是心和力的纠缠,大抵经过四个阶段:有力无心;有力有心;有心无力;无力无心。
想想还是挺悲哀的,也挺庆幸的。
五
我的老校长坐在轮椅上跟我说:我的身体早已跟不上时代,但我不能让我的脑子跟不上时代。
看来,身体既是我们离不开的依托,又是我们要挣脱的枷锁。
六
创作的瓶颈就是生命的瓶颈,语言的突破就是思想的突破。
写作者用语言与世界对话。我让我的童年与我的青年、中年和老年对话,我的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的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对话。
我是我,我又不仅是我。
七
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
有些孩子很乖很听话,一是因为他的认识正好跟大人同步,二是自我意愿不强烈。所以,老师和父母有时也不要自以为是,沾沾自喜。
八
有人戏谑地把中国大妈称为蝗虫。
有人说:墨镜丝巾加旗袍,中国大妈三件套。
还有人说:人家树上挂满花,我们树上挂大妈。
一些中国大妈被人贴上了“够闹腾”的标签,我却看出他们过分闹腾之中透出的“怯”。
毕竟,在群体认同中可以暂时缓解焦虑和孤独。
九
有些话听起来好听,但目的却是为了控制人。比如:“你不用工作,我可以养你一辈子”“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我是这个世界上对你最好的人,你离开了我,就再也找不到像我对你这么好的人”。
其实,强加的性别认同也是一种樊笼。毕竟,你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
十
金首饰并不比铂金首饰俗气,棉麻衣服也不比人造纤维更有内涵。
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没有什么大不同,住在山里的木屋也不比身处闹市更逍遥超脱。
当把内心的追求外化成对物的崇拜时,怎么看那也是一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