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1岁的廖婆婆年轻时生活在大涌镇的农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农民工,从上世纪60到90年代生活都以务农为主,由于长期干粗重的农活,膝关节开始疼痛,加上20年前意外受过伤,致使原本的关节疼痛不断加重,后来腿部演变成“变形”。20多年来,廖婆婆因为持续疼痛,苦不堪言,虽然期间服用过许多止痛药,贴过许多止痛贴,但都疗效甚微。近两年,廖婆婆的身体已达到吃药也不能缓解疼痛,连正常行走都困难重重。
今年3月份,在邻居的鼓励下,廖婆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家人陪同她来到市中医院求诊。经主任医师郑炜宏诊断:廖婆婆病情是后天性膝外翻畸形(K型腿)和继发性单侧膝关节病,造成这个病情是因为20多年前的外伤。市中医院关节科的医生团队建议廖婆婆住院进行手术治疗。
“经术前全长位X光片的测量,廖婆婆的膝外翻胫股角达到42°,属于重度膝外翻畸形。”市中医院关节科的负责人介绍,根据廖婆婆的情况,郑炜宏为廖阿婆进行了左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对病损的膝关节进行表面置换,同时通过清除膝关节外侧骨赘、松解外侧挛缩的软组织,获得下肢力线的恢复,顺利地矫正了阿婆的“K”型腿。
术后经过三个月的康复后,廖婆婆行走自如,不痛不痒,和正常人一样。“主诊医生郑炜宏的详细检查和研究,成功为我妈妈解除了痛苦,感谢郑医生!感谢市中医院的各位手术医生和护士。”廖婆婆的家人说。
市中医院关节科医生介绍,“K”型腿是一种膝外翻畸形,其本质为下肢力线偏移,关节间隙和轴线发生改变,导致膝关节内外侧负荷不均,生物力学平衡遭到破坏,最终使膝关节发生功能性障碍和疼痛,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均可引起膝关节外翻畸形。
医生提醒市民,如果有跌倒并造成腿部不适,应及时就医。如果市民以及家人存在下肢畸形,可至正规医院拍一张“下肢全长站立位 X 光”,让专业医生来诊断腿部是否属于轻、中还是重度畸形。
记者另外了解到,因严重的膝骨关节炎在市中医院关节科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达850例/年,其中多数为膝内翻畸形(O型腿),少部分为膝外翻畸形(X型腿),像廖婆婆那种单侧严重膝外翻畸形(K型腿)的病例,全年不超5例,患者多数是有过外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