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
~~~——
~~~——中山疾控专家提供详细指引
~~~——

 
2025年08 15
乙巳年闰六月廿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2版 2025年08月15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校园防疫工作如何开展?
中山疾控专家提供详细指引
中山市消毒管理站的消杀车在实验中学内进行蚊虫消杀。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本报记者 王帆

  校园是人员聚集的地方,校园内积水容器种类多,绿植茂密阴凉,是白纹伊蚊理想的孳生地和栖息地。暑假时间已过去四分之三,接下来,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老师和校医如何识别早期症状?学生和教职工在户外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为保障师生特别是低龄学生的安全,学校在开展校园环境整治时,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8月14日,记者走访了中山市实验中学,对学校的相关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了解,同时采访市疾控中心专家,为全市学校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详细指引。

  ■需特别关注室内室外积水容器清理

  全市各学校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应该如何开展?针对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毛云霞提供了详细指引。

  毛云霞表示,校园是人员聚集的地方,积水容器种类多,绿植茂密阴凉,是白纹伊蚊理想的孳生地和栖息地。白纹伊蚊叮咬高峰在清晨和黄昏,与师生户外活动时间重叠。学生一旦在社区感染,未被及时发现,成为传染源引入校园后,引发聚集性风险高。

  学校在疫情防控方面,应该特别关注哪些方面?如何组织日常检查和清理,重点消除哪些类型的孳生地?毛云霞表示,学校需要特别关注室内外积水容器的排查与清理、成蚊消杀工作。其中,室内外积水容器的排查与清理方面,主要针对厕所排污口、有缝隙的马桶储水箱、轮胎、地漏、饮水机水槽、盆栽托盘、水养植物、排水渠、沙井、地面浅表积水、各种闲置容器等。实施翻盘倒罐清积水,不能清除的积水,需要投放灭蚊蚴颗粒剂。学校应倡导教职工,每天上下班花1分钟清理自身工作场所的积水,每天组织师生花3分钟排查校内环境的孳生地,每周组织一次覆盖全校范围的大扫除,清理校内的垃圾容器、堆积杂物、卫生死角、疏通沟渠。成蚊消杀工作方面,学校可聘请专业人员定期开展蚊虫消杀工作,降低蚊虫密度。

  ■发现症状应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毛云霞介绍,基孔肯雅热的常见症状主要是发热、关节痛(尤其手腕、脚趾等小关节)、皮疹;其他症状还包括头痛、肌肉痛、恶心、疲劳等。早期症状因人而异,大部分为发热、关节痛,小部分人可能是皮疹。

  在基孔肯雅热流行季,老师和校医如果发现有人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时,需问询近12天是否有境外旅居史、国内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区域的旅居史。同时,若发病人员是学生,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回就医;若发病人员是员工,应即刻就诊。发病人员均需做好防蚊措施,就医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配合开展相关检测工作。学校应密切关注发病人员的病情进展和排查结果,一旦确诊,需要立即报辖区疾控中心。

  毛云霞强调,学校一旦出现确诊病例,需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做好成蚊消杀、孳生地排查清理、防蚊措施、健康监测工作。学校应日常做好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和家校沟通;做好病例个人隐私保护,严禁公开病例姓名/班级,避免歧视;做好学业安排、心理辅导、安抚病例或病例家属情绪,消除疾病与耽误学习的恐慌。

  ■督促师生养成防护习惯

  毛云霞表示,学校可常态化开展健康教育,将疾病防控知识纳入到卫生课程中,定期开展专题健康讲座,校园醒目位置张贴防护海报。在日常行为督促方面,校方可针对睡觉时蚊帐使用情况、伊蚊密度高的场所活动时是否穿长袖衣物、是否安全使用驱蚊产品等进行督促。在家校协同方面,学校可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定期推送防护提醒短信、开展亲子防护知识竞赛等。环境管理监督方面,可组织学生参与“清积水”行动、定期评比“无蚊教室、宿舍”等。

  学校在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如清理积水、喷洒灭蚊药)时,可尽量选择非上课时间(如周末、放学后)开展工作。喷洒时应避开食品、饮水区及学生活动器材;喷洒后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学生误触。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