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即常说的尿床,医学定义为5岁及以上孩子平均每周至少尿床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根据2017年全国范围的遗尿流行病学调查,5岁儿童的患病率为15.2%,7岁时降至8.3%,10岁时为4.8%。虽然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的自发缓解率,但成年后仍有0.5%-1%的患病率。
潘晓芬指出,孩子尿床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生理方面原因,而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遗尿症还存在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相关病史,孩子患病概率也会更高。”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遗尿症呢?潘晓芬强调,心理支持至关重要。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耐心,切不可责骂孩子,而应多鼓励,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生活习惯方面,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不赖床;养成规律的排尿、排便习惯,比如睡前排尿、定时排便,避免便秘。睡前2-3小时要控制孩子的饮水及水果摄入,少喝含糖饮料,少吃凉性及利尿的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还可以使用闹钟,在孩子夜间可能尿床的时间前提醒其排尿。
“若经过生活调整后,孩子尿床的情况仍无改善,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遗尿症专科就诊,不要轻信偏方。”潘晓芬表示,中山市博爱医院早在2013年12月成立儿童遗尿症诊治中心,截至目前,中心已诊治遗尿症儿童4000余人,平均每月接诊100多人次,患者不仅来自中山本地,还有不少从广州、珠海、江门等周边城市专程赶来的家庭。
“遗尿症不是孩子‘故意调皮’,也不是‘懒’得起床,而是需要科学干预的健康问题。”潘晓芬强调,只要家长正确认识、及时带孩子就医,大多数孩子都能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摆脱尿床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报记者 陈雪琴 通讯员 何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