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新闻 新闻列表
~~~——近两年来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近70个家庭迁至中山客家山村桂南,营造“熟人社区”共同育娃
~~~——中山市耕地总量连续3年净增长,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1
~~~——一场跨越千里的“光明”接力

 
2025年11 12
乙巳年九月廿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11月12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都市孟母”带娃下乡读村小
近两年来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近70个家庭迁至中山客家山村桂南,营造“熟人社区”共同育娃
家长在学校门口等候孩子们放学。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本报讯(记者黄启艳 张倩 程明盛)城市化浪潮下学生进城成趋势,记者却在中山客家山村桂南看到一批“逆行者”,来自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的近70个家庭,带着近百个孩子入读桂南学校,上演现实版“孟母三迁”。该校校长石磊说,还有100多个家庭正在咨询考察。

  11月11日下午,五桂山街道桂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谭彦开着电瓶观光车,接上桂南学校一群刚放学的孩子驶向村里。这些孩子都是今年搬到这个村的,在家长组织下入户开展社区调研,观察思考身处的这个社区。

  今年2月,刘小维一家四口自驾2800多公里从沈阳来到桂南村,将两个女儿分别送进桂南学校四年级和附近的南朗街道翠亨村石门幼儿园。她发现,作出同样决定的外地家长不在少数。澳门的雪莲、四川的杨涛、上海的水湄、云南的蔡睿、广州的小蔡等都在今年把孩子送进桂南学校,大家很快熟识,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一起爬山、阅读、排练戏剧、做手工等,为孩子提供充分接触自然、共同成长的乡村生活体验。刘小维说,她和家人非常喜欢这种“熟人社区”生活,让家长像亲友一样共同育娃、友爱互助。梁淑贞7岁半的女儿今年9月入读桂南学校,两个多月的生活让她深有感触:“以前听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在桂南,我们真的实现了。”看到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山市社会建设研究院院长匡和平表示,这些都市家庭的选择背后,折射的是社会进步和育儿观念改变。他认为,随着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的推进,人们对名校和分数的盲目追捧正在淡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广大农村,为外地家庭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些都市家庭搬到农村并积极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说明部分家长已转变观念并付诸行动。

  桂南学校创办于2003年,是一所面向外来务工子女的九年制民办学校。2018年,校长石磊与桂南村艺术家新村民张耀仁、关勇推动学校美育实践,让其声名鹊起。石磊对这些“都市孟母”的热情表现得很清醒,他说:“我们只是做了学校该做的事,回归了教育该有的样子。”学校主张“按课本上课”,回归生活与学习本质,让学生“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与人交往、好好亲近自然”。石磊认为,学校不是一座教育“孤岛”,而是桂南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和社区文化营造了孩子们成长的“大学校”。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