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新闻 新闻列表
~~~——近两年来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近70个家庭迁至中山客家山村桂南,营造“熟人社区”共同育娃
~~~——中山市耕地总量连续3年净增长,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1
~~~——一场跨越千里的“光明”接力

 
2025年11 12
乙巳年九月廿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11月12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的灯,照亮乌蒙山的路
一场跨越千里的“光明”接力
中山灯企为六枝特区郎岱镇第二小学教室安装了护眼灯。
  黄昏,乌蒙山的褶皱被暮色吞没,乡村的道路上,一束束光准时点亮。2021年粤黔协作的纽带牵起中山和六盘水两地,一盏盏承载着山水深情的中山灯具,跋山涉水,照亮了乡村学校的课堂、苗乡彝寨的村道,更点亮了乌蒙山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乌蒙山,记录一场跨越千里的“光明”接力。

  ■“灯光很柔和,眼睛舒服多了”

  11月5日下午4点,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第二小学的室外雾气弥漫,室内却光洁如昼。四年级教室的天花板上,六盏护眼灯发出均匀柔和的光线,孩子们正在灯下埋头书写。

  “安装上的第一天,学生的反应就是‘很柔和’。”校长宋昌斌站在教室门口,目光落在灯上。这批灯是去年11月由中山市的灯饰照明企业捐赠的,一次性解决了镇里一所中学和两所小学的照明难题。

  数据显示,中山企业共计为郎岱镇三所学校捐赠了533盏灯,5300名师生因此受益。让粤黔协作工作队动容的是,企业捐赠时特意包含了教师办公室的灯具,但老师们至今未更换,“大家一致决定把护眼灯省下来,等教室扩建后再给学生使用。”

  四年级学生刘欣竹的感受尤为深刻。去年期末考试前因受伤休学的她,康复返校时恰好赶上灯具更换,“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特别惊喜,比以前亮多了,关键是不刺眼睛。”如今,每当夜幕降临,校园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便准时亮起,为留校自习的学生和晚归的老师照亮归途,成为郎岱镇夜色中最温暖的风景。

  ■300多盏路灯照亮山间夜路

  六盘水地处乌蒙山区,平均海拔高,喀斯特地貌广布,重峦叠嶂。从郎岱镇出发,一个多小时抵达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时,天已擦黑。

  “我们乡64个村民小组散落在山间,多数路段以往没有路灯。”等候多时的梭戛乡副乡长付锡智坐上前排座椅,为我们引路前往中寨村。山路狭窄,坡陡弯急,车灯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源。

  五公里的路程,走了近半小时。直到临近中寨村,一点点的亮光才开始在黑暗中浮现——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立在村道旁,灯下聚集了不少拉家常的村民,亦有孩子们边吃辣条边嬉耍。“没有路灯之前,村子里漆黑一片,串门需要借助手机电筒。”一位村民站在灯下说。

  中寨村支书龙腾连夜从家里赶来:“全村10个村小组,原来只有4个有路灯。今年5月,中山捐赠的88盏路灯送到后,我们立即发动村民安装。”他指着蜿蜒的村道,“现在村民晚上出门,方便多了。”

  一旁的付锡智补充了一组数据:去年以来,中山爱心企业为梭戛乡捐赠了300多盏路灯,“覆盖了部分村的小广场和主要道路”。他顿了顿,眼睛望向尚未被照亮的山坳:“还需要更多路灯,为村民点亮更多道路。”

  ■“灯饰之都”的燎原之光

  中山灯具在乌蒙山区的点亮之旅,并非偶然。作为“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镇的灯饰产业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粤黔协作启动后,中山便将灯饰产业优势转化为帮扶实效,以“订单式”捐赠精准对接六盘水的照明需求。

  今年8月30日,三辆满载近1000套太阳能路灯、吸顶灯、灭蚊灯及28台电脑的大货车从古镇镇出发,一路向北驶向六盘水盘州市。在此之前,古镇镇已联合正日照明、杰莱特智造等优质企业,多次为六盘水各地捐赠照明设备。

  在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中山投入协作资金安装的路灯,不仅方便了千户彝寨群众出行,更保障了每年60余万人次游客的夜间安全,助力当地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在六枝特区花脚村,中山神湾镇外沙村结对捐赠的路灯,与饮水提升工程一同改善了村容村貌,让乡村振兴示范点更具魅力。

  文/图 本报记者 卢兴江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