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联合光电以光学技术打底跨界,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已服务全国二十余家大型医院
~~~——中山与六盘水建立技术协作长效机制
~~~——坦洲镇农文旅融合绘就美丽新画卷
~~~——

 
2025年11 24
乙巳年十月初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2版 2025年11月24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机器人“借光”拔节生长
联合光电以光学技术打底跨界,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已服务全国二十余家大型医院
技术员在给机器人设定程序。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扫地机器人正有序组装;测试区的模拟场景中,智能物流机器人灵活避障……近日,记者走进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光电”)的生产一线,一幅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鲜活图景扑面而来。

  作为一家深耕光电领域20年的企业,联合光电不仅在光学镜头赛道站稳脚跟,更凭借深厚技术积累跨界切入机器人领域。如今,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已服务全国二十余家大型医院,还在广交会上赢得全球客商关注,为中山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光学技术打底

  20年积累铺就跨界之路

  2005年在中山成立的联合光电,是一家聚焦光成像、光显示、光感知三大领域,专业研发制造核心光学镜头组件、光电产品并提供光电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

  成立以来,公司深耕核心领域,凭借技术突破打造出多款标杆产品——其研发的20倍以上高清变焦镜头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连续多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70%;同时,公司还是国内唯一掌握超短焦技术并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亦是元宇宙首批硬件制造商之一。

  凭借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和稳定的市场表现,联合光电的发展步入快车道。2017年,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功上市后,公司进一步拓宽业务边界,产品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当前,已广泛覆盖智能物联、消费电子、智能辅助驾驶、投影显示、AR/VR、红外光学、智能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

  “2018年,我们正式进入机器人领域,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基于自身优势的选择。”联合光电机器人事业部大客户总监陈德森介绍,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导航定位都离不开光学技术,联合光电在光成像、光感知领域的经验,刚好能和机器人技术结合起来。

  “比如机器人的视觉识别模块,核心镜头组件正是公司的优势产品;自主导航需要的环境感知算法,也能借助光学感知技术快速突破。”陈德森表示,这种技术迁移能力,让公司在机器人赛道起步时就有了不错的基础。更关键的是,机器人的核心技术都由公司自主研发,包括代码、算法、底盘结构和视觉系统,从源头避免了技术依赖问题。

  ■不断开拓创新

  多场景落地赋能医疗与服务

  在联合光电的产品展示区内,一台智能物流机器人正生动演示着其核心功能。它在模拟环境中自主行走、精准避障,并能自动控制舱门的开关。“这是我们的一款主力产品,从研发到落地经历了多次迭代,如今在医院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陈德森介绍,这款物流机器人的成功研发,是基于公司此前已成熟的脉冲紫外消毒机器人技术平台演进而来的。

  “研发物流机器人之前,我们已经做出了能自主行走、导航、避障的消毒机器人,还搭建了机器人实时管理平台。”陈德森说,有了这些积累,智能物流机器人的研发就顺理成章了。研发团队为它定制了自主行走底盘,配备了带多重鉴权功能的密封舱体,还能实现仓内消毒;针对医院的使用场景,专门开发了“多点运输”“顺路插单”等功能。医护人员在手机上发起物资运输请求后,系统会自动规划最优路线,如果中途有新订单,机器人还能灵活调整路径,减少重复往返。

  目前,这款智能物流机器人已经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全国二十余家大型医院投入使用,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实现了物资运输全程可追溯,得到了不少医疗机构的认可。

  除了医疗物流场景,联合光电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还在博物馆、机场等场所投入使用。这款机器人集成了大语言模型,能实现人脸识别、多语言对话、导览引领等功能。

  ■产业链服务加持

  为市场开拓注入信心和决心

  今年,第137届广交会首次设立了服务机器人专区,吸引了全国46家企业参展。联合光电作为广东16家入围企业之一,也是唯一的中山企业,在展会上备受关注。

  “我们带去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吸引了不少采购商驻足咨询。来自北欧、中东的客商格外感兴趣,频频称赞。开展仅4小时,就有五批客商提出想实地参观公司在中山的厂区。”陈德森表示,这次广交会“首秀”,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山智造的实力,而这背后离不开中山本地产业链的有力支撑。

  据他介绍,这种支撑既体现在核心部件供应上,也覆盖了生产研发全流程。“我们机器人的结构件、电机、电器元件等核心部件都来自中山本地企业,而且产品率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等本地医疗机构落地应用,这种上下游的配套支持,为企业开拓外部市场注入了信心和决心。”陈德森表示,目前,公司80%的核心部件采购来自广东供应链,硬件制造则全部在中山完成,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交付效率,也让品质把控更有保障,这也是广交会客商愿意进一步对接的重要原因。

  谈到未来规划,陈德森表示,接下来,公司还将针对医疗领域物流需求开发更多机型,满足不同场景的运输要求。同时,结合当下市场需求,将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底盘与更多功能设备结合,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机器人研发及生产服务。

  统筹/吴森林 付陈陈

  采写/本报记者 王蔚然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