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滚滚,大地流金。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孕育着实实在在的丰收。中山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蓝文杰介绍,经测量,该稻田亩产湿谷1380斤,预计总产量约80吨,价值22万元左右。该合作社在坦洲镇种植约600亩稻田,在整个中山市种植面积达1300多亩,总收成约400万元。
这派丰收景象和田园风光,是坦洲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将耕地恢复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运作,实行统管统租,坦洲镇将周边连片农田整合打造,形成了集农耕文化与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农业公园。
复耕仅两年的稻田风光,让当地村民赞叹不已。“村民都说快20年都没有见到这么美的稻田了。许多村民喜欢晚上在这里散步,大家都说好美、好舒服。”稻田的复苏,不仅美化了家园,也重新连接了人们与土地的情感。
金色稻田带来的热度,也成功蔓延至邻近的乡村文旅消费。距离群联村仅十分钟车程的新合村大冲口海鲜食街,也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这里如今已发展成为融合疍家特色美食与渔港风情的网红打卡点。
食店负责人吴连体介绍,冬季最佳观景时间为傍晚五点半,食店客流高峰通常在六点至七点半之间。“来自深圳、广州、香港、澳门、珠海的游客很多,有时候一楼坐满了,要到二楼去,露天的二楼还可以看到大冲口的海景呢!”吴连体还热情地推荐当下的时令美味,“现在这个时候梭子蟹是最肥的,比手掌还大,有的一只便有1斤2两重。”
来自香港的陈小姐经朋友推荐特地前来品尝白鸽鱼等特色海鲜,她对此次体验赞不绝口:“这些特别的鱼种,我们在香港很少能吃到。这里不仅便宜,还新鲜好吃,简直物超所值!”珠海的梁女士也是食街的常客,她表示:“通常一个月会过来一两次,东西很好吃,又新鲜。”
金色稻浪与西江晚霞相互辉映,田园风光与渔港美味紧密相连。近年来,坦洲镇通过“百千万工程”,成功将农业丰收与文旅发展完美融合。目前,全镇已完成耕地恢复2000多亩,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多条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本报记者 黄靖怡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