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侨韵|档案旧影中的孙文西

作者:廖薇 梁凤梅 孙希临 杨彦华 时间:2022-10-18 10:35:39

许多中山人与我一样,对孙文西路充满了感情。孙文西路两旁的百货、书店、邮局、公园、药店、钟表店、服装店……都在我们人生的重要时刻中留有一席之地。外地的亲朋戚友到访中山,也是被我们带至这里闲逛。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识,同样由孙文西路开始。


百年侨街孙文西还见证了中山解放。1949年5月,解放军经孙文路进入石岐。


1946年,华侨捐资在孙文西路附近的石岐烟墩山上建成中山公园。图为建于1948年的中山纪念亭。

事实上,早在一百年前,中山人的衣食住行,就与这条老街密切相连。近日,观看由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山市博物馆、石岐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的“生生不息的‘侨’梁——百年侨街孙文西图片展”,以及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中山第一路——孙文路春秋》等书籍,更多有关孙文西路的前世今生 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迎恩街上“十八间”

孙文西路的雏形可追溯至香山(中山)建县(公元1152年)。当时的香山县城选址于仁厚乡(今石岐至南区一带),县署设于城内正中的仁山脚下(今孙中山纪念堂处),整个城区共四个城门。其中唯西门外有街道和较密集的民居,称“西门外街”(今孙文西路的雏形)。其时,商贾、渔民、疍民、手工业者在此汇聚,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商铺店栈18间,日久而成地名“十八间”。

到了明代,西门外街也称迎恩街。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岐江河岸建有一座牌坊,牌坊下是一幢两层的楼阁,名迎恩亭。明嘉靖本《香山县志》记载:“迎恩亭,在县西一里石岐街。”这座亭是香山县衙恭迎上级和接待过往官差的驿站,而由迎恩亭通往县衙的石街就被称作迎恩街。当时香山县衙为长远规划,推行旺市西移、墟市东挪的经济策略,即鼓励商贾大户到迎恩街一带做大生意,地摊小贩则在沙岗尾巷(今太平路一带)做小买卖。位于县城西的迎恩街由此成为县域商贸旺地。

明万历年间,知县但启元等发起在石岐山(今烟墩山)南面山脚建成天妃庙,庙宇规模宏大,被称为“大庙”,庙前空地因地势低于庙宇而被称为“大庙下”。因香客众多,每逢庙会热闹非凡,在大庙下处形成兴旺的庙会式集市。

迎恩街为东西走向,大庙下位于迎恩街中段,为南北走向,两街垂直相交,组成一个互补的商业集聚区。大庙下集市畅旺,范围不断扩大,迎恩街的固定商铺也发展至远不止“十八间”,纸料布匹、海味杂货、陶瓷中药等等,其发展之盛,可谓香山当时最大的“商业圈”。

“大马路”上的骑楼风

香山的澳门被葡萄牙盘踞后,逐渐成为中外贸易、中西文化的中转站。到清嘉庆年间,香山成为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县,由下县升格为大县。

随着城乡市场发展和人口聚集,清雍正至乾隆初年间,西门外的仁厚坊在原有街巷基础上,新建了岐阳里、怀德里和武峰里三条石板街,嘉庆至咸丰年间又续建观澜街,在城中心和商货交通枢纽天字码头(今岐江桥东岸)之间形成一条繁华密集的商业带。


20世纪80年代人们骑自行车经过孙文西路上班的情景。


图为上世纪70年代的粵中船厂车间。


1925年的一次学生集体游行,照片右侧的“中西药局”招牌是孙中山先生1893年在澳门行医期间与人合伙在石岐开办的,原址在现在的孙文西路。

在清末民初,现代工商业已在香山初步发展。为适应城市的发展,1921年,县长吴铁城上任后即提出大兴建设,“拆铁城(石岐)城墙,筑马路,以利工商”,首先开展西门楼拆卸工程。1923年后又经继任的几位县长接连推动,将上述4条街道与石岐城内的永宁街、达德街及城东门外的常丰街等街道互相打通,拓宽道路,一条横贯石岐中部、直达岐江码头的现代大马路终建成。时人亲切唤之“大马路”。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县政府将“大马路”命名为“孙文路”,分中、西、东三段,其西段即今孙文西路。

马路的拓建,也为沿街建筑面貌整体改变提供了契机。修建马路期间,道路两旁原有的砖瓦平房前座部分被拆除,急需修补或整体拆旧建新。许多业主仿照当时流行的南洋(即中山华侨相对集中的美国檀香山、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地区)建筑建成商住两用的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开店,沿街留有骑廊。这些建筑被冠以“南洋骑楼”之名,构成孙文西路特有的风貌。1929年中山被确立为“模范县”,孙文西路更是商贾云集,本地商户、港澳贸易集团和一批华侨纷纷来投资开设商号。孙文西路成为当时的地标,名副其实的“中山第一路”。

生生不息的“侨”梁

孙中山曾言“华侨乃革命之母”。那是因为家乡是华侨永远的牵挂。受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思想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掀起回乡创业、兴医办学的热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孙文西路也是中山华侨爱国爱乡的一个缩影。

孙文西路,两座自带塔楼的高层建筑尤其醒目。一座是思豪大酒店,一座是后来作为中国银行孙文西路分理处所在地的原永安侨批局,又名永安公司银行。

 根据中山文化学者刘居上的《从涓涓滴水看大海》,永安侨批局始办于1918年,那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世界经济复苏,侨汇重又活跃。这时在香港、上海创办永安百货公司和分公司的郭泉、郭乐兄弟入主石岐汇源银号(今孙文西路134号),对其实行改组后,投资兴建了钢筋水泥的五层营业楼,办起“永安侨批局”。它楼高五层,加上装饰性的塔楼,曾有过“铁城第一楼”的美誉(思豪酒店是直到上世纪40年代才兴建的)。

根据《中山华侨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石岐活跃有多家由华侨投资经营的“金山庄”,为华侨提供收寄家信和赡养家庭的侨汇。而在《中山第一路—―孙文路春秋》中记载,永安公司将汇源银号改组成永安侨批局,主要办理侨汇兼营找换、储蓄、按揭、保险。由于郭氏信誉好,永安侨批局在乡邑侨汇业务中占据了75%-80%的市场份额,服务范围涵盖沙溪、南区乃至古镇、小榄、黄圃等地。上世纪40年代,永安还兼营洋庄业务,相当于现在的“海外代购”。特别是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山人热衷照相留影,胶卷需求量暴增,永安侨批局就收取汇款,从美国、香港等地代购。除了胶卷,汽油、柴油、加拿大面粉、日本纱等紧俏物资也能通过永安侨批局购买。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开始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孙文西路一带的私营商业先后实行公私合营、国营化改造,至1956年全面完成改造。而中山第一间华侨商店,也是设在孙文西路,它负责全县各公社侨眷和港澳同胞家属的商品供应任务,在这里,归侨、侨眷们能通过侨汇,购买到当时市场上稀缺的高质量生活必需品,从而保证了自己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孙文西路的侨元素不仅体现在商业文化,也深植于慈善领域。中山县城内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慈善机构、创自于清代同治甲戌年间(1874年)的与善堂,也在抗战前后,设址于孙文西路26号。这是一间致力于帮助华侨魂归故里的慈善机构。根据陈文东《与善堂与华侨的魂归故里》文中介绍,与善堂属下的回春院以及附设的升仙亭、停棺房等,为华侨运回逝世亲属的骨殖回乡安葬提供了周详的服务。直到1950年,与善堂同平民医院、保育善会等合组为中山县人民医院,其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华侨原籍安葬服务才画上句号。而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孙文西路自1988年首届至2016年,都是中山慈善万人行大巡游的必经之道。改革开放至今,中山共接收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捐赠物资逾21亿元。他们先后通过捐办教育、资助医疗卫生事业、捐助慈善公益等形式推动侨乡的建设和发展。孙文西路也是众多大型侨捐项目的奠基点。百年侨街,承载着小城大爱,镌刻了光荣与梦想。

2015年,孙文西路步行街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是当时唯一的“广东代表”。如今,作为中国第一条历史文化步行街以及中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侨街,孙文西路在中山“文化兴城”,活化“香山古城”的战略规划中正欲再续辉煌。在今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与传统佳节中秋节到来之际,人们欣喜地看到,文旅活动的渗入让沉寂多时的老街又重新焕发活力。几经起落,却生生不息,孙文西路的顽强生命力也正是香山人精神的写照。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