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4年05 15 甲辰年四月初八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古树众 地必兴

作者:中山市自然保护地管护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 廖浩斌 时间:2023-10-16 10:01:56

我工作的其中一个任务是给古树把脉。

古树在上百年的生长过程中,总会受天气、环境、病虫害或人为影响等因素而遭受损伤或染病,我的任务就是前往病树现场,根据古树生长情况并结合环境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并交由“树医生”对树体开展“手术”,给一株病气恹恹、缺肢少腿、营养不良的病树支起拐杖、拔疮祛毒、吊针施肥,逐渐看到它恢复元气、吐芽抽绿。

什么树可以称作“古树”?

我国对于古树有严谨的定义,在国家林草局发布的《古树名木鉴定规范》(LY/T 2737-2016)中提到,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就可称作古树。经咨询相关部门,中山的古树数量尚在统计当中,但根据目前统计结果,在中山大致存有1200余株古树,主要分布在环五桂山山脉周边。

结合古树的定义,要确定一棵树是否为古树,最关键是确定其树龄。使用频率最多的判断树龄方法是“文献追踪法”和“访谈估测法”,前者通过翻阅当地的地方志、族谱、碑拓等资料记载确定树龄,后者则是现场采访当地的长者,口述记录树龄。这两种方法虽最容易执行,但弊端在于推测出的树龄数据往往不够准确,且对于更为年长的古树难以获得准确树龄。需要精确知道树龄,可以采用“生长锥法”“CT扫描法”甚至是“碳14法”,但这些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生长锥法”需要用生长锥钻取一截树干数年轮,会对本就珍贵的古树造成不小伤害;而后两个方法设备体积大,不利便携操作,且成本较高。

古树是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的载体和表象,反映了当地历史变迁中的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山的古树涉及40余个树种,其中拥有数量最多的树种是榕树,占所有古树的一半以上,次之是荔枝树。

古树品种的选择铭刻了中山人对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印记,如种植最多的榕树在岭南地区通常视作风水延绵之树,在清代学士屈大均著的《广东新语》有载:“榕易高达,广人多植作风水,墟落间榕树多者,地必兴。”

中山的沙岗墟据考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当时的墟设置在莲峰山西侧的沙土脊上,称作“沙岗”,即现今的莲塘路与太平路一带。因当地有一株枝繁叶茂的榕树,乡民喜在榕树下摆摊卖货,后逐渐发展成墟市。可以说中山最大的墟市就从一株古榕树下发迹,而这株古榕树现今仍在原址健康生长。

荔枝古树则是南区街道兴旺的见证。在南区街道的龙环和沙涌等地,仍保留了多株荔枝古树,其品种称作“三月红”,又称“玉荷包”,是最早成熟的荔枝品种之一,其果体肥大、肉厚、味酸甜,曾让天子也食指大动。

相传在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当时只有8岁的宋端宗赵昰因被元兵追至香山,暂住于现南区街道的沙涌村,就曾目睹满树荔枝果而兴趣盎然,终因荔枝未熟缘悭一尝。如今,荔枝仍是沙涌、龙环一带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正如古树的定义,最小的古树都已达“期颐之年”,因已到生长衰退年龄,常会出现主干中空、主枝死亡、树冠失衡、树体倾侧等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对古树开展养护复壮,包括死枝清理、枝干支撑、伤口修复、树洞修补、松土施肥等抢救性措施,通过加强古树管理和养护延缓古树的衰老。


中山公园,雅榕树。(摄影|廖浩斌)


中山公园 木棉树。(摄影|廖浩斌)


石岐南安路,榕树。(摄影|廖浩斌)


西山寺,樟树。(摄影|廖浩斌)


孙中山故居,酸子树。(摄影|缪晓剑)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