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4 23 乙巳年三月廿六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桂南村:穿越香樟林 露宿田野间

作者:王帆 时间:2025-02-10 11:10:41

中山市五桂山街道桂南村获全国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国家森林家园”“广东省民主法治村(社区)”等称号,2023年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桂南村大力发展乡村文旅项目,创立村集体文旅公司,引入专业智力团队协助运营,打造了“旗溪香草生活”“原野之上”“不荒樟”等具有人气和口碑的文旅品牌。

“之前的墙面不够好看,改了以后会好很多,把房子扮靓,看着舒服,住着也舒服!”今年67岁的桂南旗溪村村民毛桂仁站在自家房子门外,看着正在为房子围墙抹腻子的施工人员,面带笑意地说。

桂南村下辖5个自然村,旗溪村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退伍军人,毛桂仁对于旗溪村开展的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非常支持,一直有改造房屋外立面想法的他,在听到村干部提出的建议后“一拍即合”,选定改造方案后,爽快地答应开启房屋外立面改造提升工作。

毛桂仁是该村最早开启房屋改造的村民之一。继桂南村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10天后,该村已有37户村民的农房同时施工。

农房火热“改造”

两个月前,我们驱车驶入位于中山市五桂山自然保护区南麓的桂南村乡间小路,穿过茂密的香樟树林,在竹林掩映处就可看到旗溪村。

当时走近桂南旗溪农房40号时,这里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10多户农房外墙搭上了脚手架,施工人员正在忙碌开工中。


旗溪村风景。(摄影|黄艺杰)

毛桂仁的房子就在40号,共有两层半高,面积170多平方米。此前,房子的外部主要铺设马赛克瓷砖,颜色与黄色的围墙不协调,由于建造的日子有些久,房子顶部瓷砖、围墙外部出现了破损。

根据改造方案,改造后他的房子建筑主体、围墙将喷涂灰白色和灰色外墙漆,原大门将喷涂木色漆。完工后,整个建筑不仅将焕然一新,整体风格也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呈现为具有格调的新“农房”样式。

“毛叔,这个位置清理干净后喷漆,色泽比较统一,以后也可以做卵石铺墙的设计,周边种上花草,这样你的庭院就越变越美丽了。”在毛桂仁的家里,五桂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黎巧贤和桂南村党总支书记谢家和,再次翻开厚厚的提升项目方案设计书,与毛桂仁探讨着下一步的改造建议。实际上,在改造以前,镇村工作队已经多次走访毛桂仁家,与他细致探讨和敲定改造方案。

走出毛桂仁的房子,我们可以看到,每家动工改造的农房边,都挂着清晰的改造方案示意图,上面介绍着房屋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改造后将呈现的效果,并解析了改造方法。不少村民在经过时,都会驻足观看效果图,同时与身边其他村民热切讨论着。如今,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在村里已经成为热门话题。

桂南村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并非一开始就这么顺利,据谢家和介绍,最初部分居民内心有顾虑,一方面担忧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担忧改造后的效果。为了消除村民的顾虑,连日来,“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桂南村党员干部带领设计师,多次入户走访村民进行宣传动员,讲好讲透“一村一策”“一房一方案”,同时充分听取村民意见,收集他们的设计想法,反复修改方案。干部引导村民当“主角”,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共同制定出操作性强、能落地的设计方案。

“新农人”深度参与

桂南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百千万工程”首批省级典型村,它因秀美村居环境频频在网上“出圈”,吸引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创业者,孵化出众多特色种植业、乡村旅游和休闲农庄等“新农人”产业项目。

如今,除了本土村民外,这个村吸引了近百名高学历人才聚集。他们当中,不少是来自剑桥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的硕博人才。这一批“新农人”在此定居创业,共建新型社区,形成独特的“旗溪现象”。

旗溪村民居和进驻业态建筑在“新农人”的打理下,呈现出极具个性化的面貌。充满现代感的自建房、田园风光式民宿、大树下的露营地、小巧玲珑的咖啡屋等,为旗溪文化注入多元因子。

对于“新农人”所涉及的农房,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又将如何开展?

“以多方协商共建机制为创新点,是下好农房风貌提升的‘制胜棋’。”五桂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黎巧贤介绍,“新农人”中有包括知名设计师在内的各类人才、创业者,创业的业态比较多元、高端,从业者自行改造的标准也比较高,更注重个性化。

“比如原野之上、旗溪走走香草花园、自在居民宿、丹娜咖啡厅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诉求,为此我们专门走访‘新农人’,听取他们对农房风貌提升的意见和建议。”黎巧贤表示,同时邀请他们深度参与改造方案的设计,在整体协调前提下,按照“一房一方案”的思路,尽快完成改造方案并动工。

另外,目前桂南村正在调动国企、村集体、村民等各方积极性,发挥城建集团共建作用,合力打造桂南村农房风貌提升项目。

根据前期摸排,桂南村将重点针对桂南大道沿线和旗溪村小组范围内存量超60栋农房开展风貌提升工作,这两个重点区域既有传统特色民居,也有2000年之后新建的农房。

“改造资金方面,我们积极动员群众践行‘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将实现‘政府出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资本出一点、村民出一点’的联合出资模式。”黎巧贤说,在走访中,不少村民表示愿意自投资金参与改造,实现联合出资模式。


市民在徒步活动中游览美丽的桂南村。(摄影|文波)


稻田音乐会。(摄影|易承乐)


小朋友在旗溪村小溪里玩水。(摄影|黄艺杰)


香港音乐创作人古倩敏在家乡五桂山桂南村。(摄影|缪晓剑)


五桂山桂南醒狮队进行训练。(摄影|易承乐)


桂南学校的同学们在劳动课上制作艾粿。 (摄影|缪晓剑)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