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摒弃繁复堆砌 领略诗情画意

作者:何淼 时间:2022-05-15 15:38:54

捕捉山水画的意蕴之美,营造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园林意境。

位于孙文中路的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外观看起来规整而不张扬。穿过凤凰木围抱的入口,这里有线条简约的现代建筑氛围,也有青砖瓦檐,还有富含中国画意蕴之美的传统与现代风格结合的园林风景。

“营造园林景观的过程,就像作画一样,我希望未来入馆的观众逛园林能感受到诗情画意,领悟文化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建筑群的园林设计项目负责人罗喜东满怀期待,等到凤凰花开的初夏,博物馆将以绝美的园林风景邀你入画,忆往百年。


老石磨、旧石舂、青石板、圆石柱,三三两两组合成小景,间植草皮,一幅乡情淳朴的画面悠然而生。( 摄影|简建文  )

阅岭南烟火   寻觅一处城市的记忆

怎样通过园林设计,提升博物馆整体空间的美学价值,是罗喜东接到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建筑群的园林设计项目后首先考虑的问题。“博物馆园林设计不必与故宫以及江南园林等媲美,但它应该体现本土城市的精神风貌,这本身就是异于其他城市的一种独特的美。”罗喜东说。对一个地域、人文的印象,或是某些图像,或是某种色彩,或者某种人文气息,无数的碎片在脑海里糅合,最终形成了抽象或具象的记忆——岭南水乡中山青砖瓦檐的“黑白灰”。在这样的基调之下,决定了整个园区景观色调以宁静深远的冷色调为主。

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建筑建设正是基于此理念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对保留历史建筑的避让和新旧融合,借鉴古典园林的风格,采用岭南传统民居的白、灰、黑三色作为主要配色后,以青砖、大理石和钢结构相混合而成的现代简约风格建筑。

 掩映于主馆后方的郑藻如旧居,青砖、黑瓦随着岁月的流逝,经过雨水的侵蚀,呈现斑驳不一、相互交融的灰色调肌理效果,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岭南民居特色。远远望去,岭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像溪水一样潺潺流淌,给人以无限想象。

如果非要给这幅山水图增加一抹亮色的话,不得不提紧挨着华侨历史博物馆的探花廊。“这里本是华侨历史博物馆与吉祥里之间的一小块狭长的荒地,长约60米的廊道分成三段打造。”罗喜东说,原本探花廊两侧的支架为灰色设计,他将其改成了深红色,在一片灰色中显得十分跳脱,让人眼前一亮。

三段廊道分别种植了炮仗花、紫藤和使君子,未来廊道将在秋冬、仲春、仲夏时节,三种花卉交替绽放,吸引蜂蝶相逐,鸟鸣其中……不禁让人想起李白诗句:“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移步换景   将东方美学引入园林设计

步入主馆大堂,规模宏大的漆画扑面而来,但更吸引眼球的是大堂两侧方形的玻璃窗天井里两棵造型苍劲的老石榴树。天光自上而下,在枝叶上产生斑驳的光影变化,灿烂绽放的石榴花吸引蜜蜂环绕,几只俏皮的小鸟枝头间跳跃……

这幅灵动的画面将大自然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石榴树,寓意“多子多福”,不仅可赏花、赏果,还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摄影|余兆宇  )


第一次参与园林造景设计的罗喜东,本着对中国画构图与意境的理解,亲自画场景设计效果图。他希望入馆的观众逛园林能感受到诗情画意,领悟文化艺术的内涵与外延。( 摄影|余兆宇  )

罗喜东业余好画,本着对中国画构图与意境的理解,多次往返施工现场,亲自画场景设计效果图,并在园林设想上精心打造了数个场景,使整个园林造境宾主分明,流线更富于节奏感。力求完美的他,按设想效果图亲自去花木场精心挑选的老石榴树,按地形筑坡,再配上景观石及小植物,在玉龙草的衬托下,主体突出,意境优美。

“根据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地块的条件,我们在空间的划分和组织上,以组景的形式铺开,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多重视角,达到移步换景,场景多元的体验,观赏者以‘游园’的方式可以感受不同空间的特色。”在郑藻如旧居与新建主馆之间的过渡地带,罗喜东在江南园林造园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岭南风情,打造一小片梅园,彰显清幽简远的意境。

八株深山老梅,宾主布局分明,虚实相生,造型奇野,自然天趣。梅花傲立霜雪,清香而不媚,素来是文人墨客吟咏与描绘的对象。正如明代徐渭所说“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正是这“神”,成为博物馆园林景观与众不同的灵动之处。点缀各处的叠石,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从古往今来流传下来众多的《梅石图》便可窥其一斑。

《园冶》借景篇中说:“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何关八宅。”无独有偶,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在施工的过程中,意外地在地下挖掘出一些旧石板、石碑、石柱和石摏等石制物件,再加上原有的一批馆藏建筑旧件,数量可观。罗喜东灵机一动产生了旧物活用布置郑藻如旧居景观的创意。旧件配旧居,既是文物展示,也是园林用石所需,物尽其用。“这批旧石材的利用,有别于江南园林多用太湖石、灵璧石与岘山石等叠山的风格,别有一番岭南风情。”罗喜东将这批旧件进行分类整合,按质地用途,做好标签,根据场景,多次绘图,反复修改,力求充分利用。为了展示一副老石磨,将挖掘出来的石板等距相铺,间植草皮,柱础作凳,旁植紫玉兰、芭蕉,错落有致的圆形石柱以代叠石,侧有青云桥与石舂造景,借园外旧民居作远景,一幅乡情淳朴的画面油然而生。其余旧件则疏密有致地布置于旧居周邻,三三两两成小景一组,和谐统一。

留白延伸   虚实对比拓展空间的意境

留白是园林意境和绘画意境在造境上的共通性。有诗云:空不到空方是禅,画如无画即成佛。留白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绘画的留白表现方式多维度延伸了画面的叙事空间,均衡了画面的构图,调和了画面的色彩协调感,在艺术空间的营造上富有多元化审美表现的形式与意境内涵。园林景观的设计,亦是如此。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建筑群承建方园林设计师王贺飞在表达项目设计理念时这样写道:化繁为简,虚实相眏,景筑相融,刚柔并济。

一处透空青砖墙的场景,罗喜东精心设计,五个透空的位置形成竖式内凹的面,犹如五面屏风。其中,三面种植数量不等的金镶玉竹,每组按宾主、疏密、虚实与藏露等美学理念进行造境,力求精简,营造一种空灵的禅境;另外两面有意留空,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观赏者如果对中国绘画有一定的了解,会联想到《墨竹图》或《竹石图》。”罗喜东表示,白色围墙的竹境营造,突出留白的美学思想,可令观察者意会园林意境与绘画意境高度融合。

梅园西面也有一面白墙,虽能烘托映梅之姿,但略显乏味,罗喜东植薜荔补之,纤细的薜荔幼苗初种下,在竹枝的牵引下从墙根向上攀援,心形的叶片互生。它蜿蜒延伸的茎、圆润的叶片,与白墙形成清晰点线面组合。“薜荔生长得很慢,我们耐心等待,让它在‘画布’上攀援出随心所欲的线路,增添灵动的美感。”罗喜东说,“园林造境并非一步到位、立竿见影达到目的,这得有赖于造园师的后期养护。园林所植之物与建筑在时空的沉淀下,彼此之间相互融合,才能越发浑然天成。让我们期待不断变化、不断丰盈、不断延展的画意之美吧。”


◆《中山画刊》编辑部
◆文:何淼
◆图:简建文 余兆宇
◆编辑:文智诚、刘永盛
◆二审:明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