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侨韵|《醉龙传奇》:为侨乡非遗添上历史底色

作者:付陈陈 时间:2022-05-15 16:19:26

长洲醉龙舞是中山摄影界的常见题材,但在王国辰的《醉龙传奇》中,我们看到的影像多了一层并不多见的历史“底色”。他运用艺术性的创作手法,在后期制作中,以祠堂古墙为底色,对原片进行了风格化的处理,让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种久经风霜的视觉效果,以此衬托出醉龙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这组作品在2022年4月底开幕的东莞“粤港澳摄影季”《粤港澳非遗传承影像展》中大受好评,并计划于5月20日至28日在第三届“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上展出。


《龙之吟,家家兴》

以影像记录文化传承的力量

“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

每当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中山市西区长洲村的村民们便聚集在侯王庙祭祀,在庙前广开筵席,乡亲们酒酣饭饱之际,便将供奉的木龙高举而舞。这种即兴舞蹈被称为“醉龙舞”,流传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相传1262年,长洲开村始祖敬齐公居长洲岛后,便建起侯王庙供奉木雕龙头、龙身、龙尾,作图腾崇拜,祈求神灵保佑。


《龙之根,节节连》

长洲醉龙的发源地——中山市西区长洲村是华侨之乡,长洲的海外乡亲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新西兰、日本、秘鲁等13个国家,并有大批港澳同胞。不管乡亲们身在何方,醉龙舞始终是凝聚乡情的一条情感纽带。从长洲等地移居到澳门的中山籍邑民,也将四月八舞醉龙的风俗带至当地。2008年,中山市的长洲醉龙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氏大宗祠被列为长洲醉龙的传承基地。2011年,澳门鱼行醉龙节也作为民间信俗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之脉,天天旺》

从2014年起,王国辰就开始聚焦醉龙舞。每年他都会抽空前往长洲拍摄。他把目光重点放在传承人身上。在这组作品中,四代传承人共同起舞的画面不在少数,其中几幅作品,更是围绕中年传承人与2岁的小传承人之间展开。二人身着醉龙队服装亲密互动的场景,格外动人。王国辰说,这就是传承的力量,也是激发他对纪实类作品创作热情的重要原因。  

以镜头定格脱贫攻坚感人瞬间

2009年,王国辰和很多初入摄影圈的发烧友一样,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唯美的、艺术化的人物和风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十分常见。然而,随着对摄影艺术研究的日益加深(包括理论基础、摄影技艺、创新手法),以及对美术、书法等知识的涉猎愈广,他明白了一件事:真正的传世之作必然具备存世的价值,而通过影像来记录时代变迁的纪实类摄影,正是他要探索的方向。 


《龙之情,时时眷》


《龙之敬,心心印》

渐渐地,他将拍摄的重点放在了各种纪实类题材上,从渔家人、百岁老人、武警战士、残疾运动员,再到中山对口扶贫点云南昭通,王国辰连续多年都忙着用镜头记录这些岁月的印记。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为中山文旅志愿者与在中山上学的昭通学子一同返乡的那些日子,他曾到访昭通5次,在那里,他目睹了中山医生沿着悬崖峭壁徒步行走20多公里巡诊的过程,遂拍下了《巡诊路上》这样一张令人震撼的照片。后来这张照片荣获“中国梦·劳动美”第七届全国职工摄影展金奖,还于2021年入选了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拍摄之余,更多的工夫在“整理”

实际上,王国辰尚未退休,能够出去拍照的时间非常有限,但他从不觉得“拍得多”与“拍得好”有着必然的关系。在他与摄影独处的时光里,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会用来拍,剩下的时间,他都会拿来做“整理”。他口中的“整理”,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在成千上万的照片中,筛选精品;二是通过合理的后期创作,来打磨作品。他在不断的复盘与思考总结中,寻找突破点。不拍照的时候,他还会督促自己练习书法,因为他觉得书法的线条跟摄影的构图是相通的。

眼下,王国辰心中尚有几件大事亟待完成,一是将中山本土的各项非遗项目逐一记录下来,二是参与“东西协作”,为六盘水的乡村振兴工作做好影像记录。“我从河南来中山生活已经有十几年了,我对中山的一切都感到熟悉和亲切。作为一名摄影人,我希望能够略尽绵力,为中山书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添砖加瓦。”王国辰说。


《龙之魂,代代铸》


《龙之族,年年聚》


《龙之源,久久沿》


◆《中山画刊》编辑部
◆文:付陈陈
◆图:王国辰
◆编辑:文智诚、刘永盛
◆二审:明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