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年的春上,祖母不知从哪里带回来一大包茨菇(别称“慈姑”)秧子。我与大哥不知将它们安置在何处。祖母指着菜园里的沟渠说,就让它们在那里安家吧。祖母说茨菇喜水,同藕一样,长在淤泥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先将沟渠里的水放掉大半,只留薄薄的一层。立过春,赤脚奔。早春二月,蛰伏了一冬的土地苏醒了。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地热,我看见沟渠里似有热气向外面迸发。我一阵惊喜,光着双脚下到沟渠里,将一棵棵茨菇苗移栽到水里。从沟渠的最宽处到尾部最窄处,有二十多米长,我们不知栽下去多少棵茨菇苗,行距株距也没有定数,正好把一包秧子全插下去了。
刚开始生长的时间,沟渠里的水不能漫过茨菇的嫩头。一遇到雨天,我们会跑过去看看水位涨上来多少,防止它们被水呛死了。祖母说不要紧,茨菇不怕水。夏天到了,沟渠里的茨菇叶子一片挨着一片,满眼是绿,把整个沟渠都盖住了,我们放进去的几条青鱼有筷子长了,在茨菇叶子下窜来窜去,不时打出嬉闹的水花和声响。立秋之后,茨菇的叶子开始变色,渐渐由青变黄。祖母说,茨菇还在下面生长着呢。可我早就想去看看下面的茨菇到底长什么样了。
其实,我心里早就盘算着这餐桌上茨菇做成的美食了。我最喜爱茨菇烧豆腐,如果里面再加几片猪肉,放两颗红枣,那是绝对的一道美味。一碗茨菇羹汤用汤匙送到舌尖上,不酸不腻,还十分爽口。在我的心中,茨菇是个宝。它不仅可以充饥,还能做成各种佳肴。茨菇有多种吃法:汆过水的茨菇去皮切片做凉拌菜,茨菇烧豆腐佐红枣,茨菇片炒大葱,茨菇片炒青菜,茨菇炖鸭汤、炖鸡汤,茨菇炖猪肺汤。过了秋天,天气渐冷,茨菇叶子耷拉着脑袋,东倒西歪。枯黄,墨黑,渐渐替代了先前的翠绿。祖母说,可以挖茨菇了。
北方的冬天雪来得早,我们要赶在大雪覆盖前把茨菇挖上来。挖茨菇要选一个好日子,太阳暖融融的,头一天开沟将水放干净,捞上几条已经长肥的青鱼。冬季,气温偏低,还未到大雪,地面的土层就有一层冰坷拉子,沟渠里淤泥的表面被冻成一层薄冰。一锹下去,咔嚓一声,薄冰变成无数的碎银,亮闪闪的,茨菇也跟着从地里钻了上来。那时不敢冻坏脚,需要穿着长筒雨靴,然而家里只有一双,而且是大人的。我只能委屈一下了。当初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卷起裤脚,光着脚跳到冰面还未完全融化的沟渠里。这沟里的淤泥不是很深,也只有一锹深吧,下面的泥有点硬板。
在收获茨菇的同时,我还有意外的惊喜。黄鳝、泥鳅、鲫鱼之外,我还在泥土里挖到了几枚铜钱,那一刻,我可高兴啦,说不准,地底下埋葬着一个巨大的宝库呢。我打算把这翻过来的淤泥再翻一遍,看看还有多少铜钱藏在地下。我累得满头大汗,几乎每一个旮旯都翻了又翻。
晚上,祖母笑着告诉我,那几枚铜钱是她扔进去的,现在你们能够体会我的用心了吧。起初我还听不明白,愣在那里一语不发,心里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祖母说的话豁然开朗了,那一刻,我一下子感觉长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