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经常看到白海豚,但一次看到10余只,场面这么壮观,还是很少见!”执法一科科长罗伟军介绍,鉴于该水域附近情况较为复杂,为了确保白海豚的安全,执法人员迅速对其觅食的水域进行“护航”。他们仔细检查了周边海域,确认没有渔船在此处放置渔网,同时引导周边的渔船远离这片海域,执法快艇也一路慢航紧随其后“护航”,为白海豚创造了一个安全、宁静的觅食环境。
在“护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对白海豚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他们发现,这群白海豚身长都有一米以上,体态健康、精力充沛,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状况。17时30分左右,“护航”这批白海豚到达东六围附近,白海豚向淇澳岛方向安全游离并接近珠江口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执法人员才安心离开。
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海上大熊猫”之称,是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罗伟军说,“这充分证明了中山的水质适合它们生活,侧面印证了中山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以及深中通道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状态良好。”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得益于优良的水质,我市海域才吸引了白海豚不时过来,和中山人民一起欢度新年。”据悉,今后在执法巡航中,执法人员会继续密切关注中华白海豚,同时继续大力开展“清网”专项行动,拆除海上违法渔网具,确保海域和水道安全。同时提醒渔民,如遇见中华白海豚时应减慢渔船行驶速度,不要打扰或追赶它们,更不能设法捕获。
据悉,近年来支队不断提升海上执法质效,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仅2024年以来就查扣199艘涉渔“三无”船舶,办结47宗非法捕捞案件,并联合相关镇街端掉3个非法捕捞窝点。此外,支队还充分利用近岸光电雷达、渔船北斗定位、无人机等先进科技手段培育新质执法力量,不断提高对全市海域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力度和执法效率,使得海洋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切实保护了全市海洋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