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公园路素白陈公祠,属地方党史博物馆(革命遗址类旧址)。该会址是由1928年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地——素白陈公祠修缮提升而成。
目前,该会址已成为深圳市党史教育基地、深圳市党员教育基地、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圳市红色革命遗址、深圳市第一批“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深圳市廉政教育基地、深圳市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宝安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燕罗街道办事处对面,数十块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展示牌悬挂在大榕树上,党员干部常常在大榕树下以“自习+讲习”的方式学党章、上党课。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榕树边正是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素白陈公祠。这座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古建筑建筑面积约213平方米,为三开间两进、一天井、两廊房建筑。
缓缓推开两扇庄重肃穆的红漆木门,厚重的历史画卷仿佛一本历史教科书喃喃道来。这本书的“封面”,是三位革命前辈的雕像:宝安县第一任支部书记黄学增、宝安县第一届县委书记郑奭南,以及宝安县第一批党员、燕川本地英烈陈细珍。
1927年11月,宝安县第一次工农武装暴动失败,中共广东省委要求宝安总结经验教训,继续保持革命高涨的态势。就在这关键节点,1928年2月23日,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宝安区党史研究室史志专家陈海滨介绍,大会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批判了军事投机和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制定了《提案大纲》,指明了宝安县当前的工作任务和实施方略,选举出了中共宝安县委委员和县委候补委员。
“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武装暴动失败后,为纠正军事投机和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鼓舞党员和群众的革命斗志、完善党组织建设、明确当前的主要工作、制定长远的奋斗目标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陈海滨介绍,会议让经历挫折的宝安县革命力量重新振奋起来,为第二次武装暴动打好了基础。这次会议是中共宝安县组织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党组织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自2000年以来,宝安区对会址进行多次修缮,现保存包括农会旗帜、军刀、木质印鉴和印刷品等文物约42件,展出历史图片36幅。内部展览分为中共宝安县党组织的建立、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四个部分,生动展示了从宝安党组织诞生到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期间,宝安党组织的创始人带领一批早期共产党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红色革命史。
2019年,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统筹燕罗街道、区委党校、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档案局等单位组建课题组,正式启动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党史研究,微电影《宝安1928》《初心和使命——深圳红色基因溯源之党史大讲堂专题片》及漫画《追寻红色基因——中共宝安县党组织的诞生》《黄学增与宝安》等系列老少皆宜的红色作品孕育而出,激励党员干部勇当“行动派”“实干家”。
宝安日报记者 徐迅/文 宋璐/图
来源: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