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4年6月,国家疾控局明确将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作为疾控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并启动试点工作。2025年1月,中山市启动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工作,在全市遴选了20名具有预防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依法取得医师资格、有五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接受临床医学理论及实践技能系统化培训和考核。
蔡雄是中山市首批取得处方权的公共卫生医师,他获得了对病情稳定、无合并症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复诊处方权。“有了处方权,能在随访时直接根据患者的监测数据,在规范范围内开具常用药,从而打通防治的‘最后一公里’。”蔡雄介绍,过去,公共卫生医师可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方面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疾病随访,但无法进一步为患者提供用药建议和医嘱,很多病情稳定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到门诊排队找临床医生开常规处方和取药。
“以后不用为了开药请假,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是最实在的便利。”姜女士告诉记者。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李翠萍介绍,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旨在打破临床与公共卫生专业间的壁垒,让公共卫生医师能直接参与疾病的治疗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医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满足群众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目前慢病患者数量庞大,防治结合非常重要。”李翠萍表示,赋予公卫医师处方权是医防融合的关键突破,让儿童保健、慢病管理等服务实现“预防—诊疗—康复”闭环。今后,中山市将不断探索公卫医师处方权实施路径,为广东省深入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贡献更多“中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