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风物|时间的礼物 小榄菊绣——一针一线定格菊花之美

作者:冷启迪 时间:2021-11-15 15:16:10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11月,菊城小榄,遍地黄金菊。菊花是榄人最喜用的题材,小榄人把菊花带进了生活和文化中,成为一道艺术。比如独具风格的小榄刺绣,榄人用小榄菊绣这一民间工艺将菊花之美定格。

数百年来,小榄不仅是蚕桑之乡,且也是诗书陶淑之乡,文化多元,科名鼎盛,诗书画繁荣。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以及如菊花会、赛龙舟、水上飘色、歌舞神诞等民俗活动,为小榄刺绣业带来了发展的条件,同时,刺绣业的发展也给小榄民风民俗铺承了美好的色彩。


一针一线,凝结时光。小榄刺绣拥有悠久的历史根基和丰厚的文化土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前曾涌现出一大批精通绣艺的人才。陈逸芸(图1)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绣(小榄刺绣)的传承者之一。

小榄刺绣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传统刺绣艺术的代表,是粤绣中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分支,其历史悠久,清乾隆《香山县志》中已多有当地女性“工刺绣藉以自给”“氏工刺绣,惟以女红自给,仰事俯育孝慈”的记载,可见刺绣已经成为乡中妇女的主要手工业之一。小榄刺绣早期制品主要是实用性刺绣,如服饰、枕头、门帘、帐沿、喜帐、寿帐、桌围等,后发展有欣赏性的绣画。由于小榄是南国菊乡,绣品题材图案除常见的雀鸟、鱼虫、龙凤、鸡鸭等,常配以菊花等花卉图案,极富岭南风土特色,绣工精致,针法多样,色泽富丽,密实稳重、明快鲜活。

小榄刺绣拥有悠久的历史根基和丰厚的文化土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前曾涌现出一大批精通绣艺的人才,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小榄刺绣工艺的有序传承也面临危机,年过七旬的林瑞贤依然坚持与徒弟陈逸芸承起担子,并肩进行小榄刺绣的传承工作,至今已有过千人受益。

2010年,在中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小榄镇政府的推动下,在小榄镇商会和各文化部门单位的支持下,中山市菊城刺绣有限公司成立,开展小榄刺绣的非遗申报工作。2012年,“粤绣(小榄刺绣)”项目成功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成功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7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绣(小榄刺绣)传承基地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小榄学院揭牌成立。同年11月,粤绣(小榄刺绣)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    


丝线绣出的“小榄名菊”,色泽富丽,气韵生动。菊花是小榄人最喜用的题材,刺绣者用小榄菊绣这一民间工艺将菊花之美定格。

在小榄广源小学,为了让学生体验小榄刺绣传统技艺的魅力,特别开设了社团班,一周两节课,孩子们在此跟着老师穿针引线,穿花纳锦,涵养专注的良好素养,培养高雅的文艺情趣,传承菊绣文化。

一件纯手工的菊绣需花费刺绣者的大量时间和心血,一幅小型菊绣从选稿、选线再到配线,直到刺绣完成,少说也要两三个月时间;中等大小的绣品往往需耗时一年,大的绣品可能要花上两三载。手工艺制作耗时长、出品慢、成本高。林瑞贤说:“这一针一线不仅仅是一门绣技,更是一门艺术。刺绣需要一颗完全平静的心,只有心静,作品才能传神,做工才完美。”

从日用品到艺术品,小榄菊绣在静默中积累力量,如同秋风中的菊花,“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世间美物,哪一件不是光阴密密织成的?


图1


图2


年过七旬的林瑞贤(图1)传承小榄刺绣,孩子们跟随她穿针引线,穿花纳锦。她说,一针一线不仅仅是一门绣技,更是一门艺术。刺绣需要一颗完全平静的心,只有心静,作品才能传神,做工才完美。


◆《中山画刊》编辑部
◆文:冷启迪
◆图:孙俊军
◆编辑: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明剑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