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镜头|寻找心中“最美的彩霞”

作者:付陈陈 时间:2023-07-13 10:38:12

退休多年的摄影家李英中,是一个装满“鸟故事”的人。他将那些五彩斑斓的鸟儿比作心中“最美的彩霞”,努力用镜头展示鸟儿的美丽、灵动、可爱,以及鸟儿鲜为人知的生存故事,立志以影像的魅力唤起社会各界对野生鸟类的关注。

从小在照片堆里长大

清晨的湖边,凉爽、静谧,一只机灵的翠鸟猛地朝水中的猎物冲去,激起水花一片。早已在岸边架好“长枪大炮”的李英中迅速按下快门,一天的拍鸟生活随之开启。


李英中

李英中与摄影的缘分,要从童年时期说起。那时的他一直跟着在家族中颇有威望的奶奶生活在本地,家族中的其他人则受战争和生活等影响,分散到了内地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那个年代,亲戚们经常寄照片给奶奶,报告他们的近况,所以从小我就在各种照片堆里长大。”李英中说,上小学一年级时,母亲被调到武汉中央民族学院工作,半年才能见一次,母亲也会不时寄来照片,以解儿子的思念之情。于是,照片成为了李英中和母亲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媒介。


《情深》


《追着彩霞》

上中学后,他偶然得知老师会冲洗照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偷偷观察老师的工作室。当亲眼看到老师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将胶卷冲洗成照片后,他便被这个神奇的过程深深吸引,自此在心中埋下了摄影的种子。

由于历史原因,李英中读完高二就辍学了,闲来无事的他开始跟着开照相馆的同学家长学习拍照。李英中说,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别说摄影类书籍了,就连普通的书都很难买到,所以他一有机会就请教同学家长,并通过老师傅言传来摸索。

李英中的第一台相机,是从同学家借来的一台已经坏掉的柯达,看年份已经上百岁了。经过一番改造,李英中不仅让老机器得以继续使用,还让其与市面上卖的胶卷和自己包装的胶卷相匹配,同时将相机装配成放大机进行照片放大,就这样,这台“老古董”陪伴李英中走过了近10年的摄影人生。

退休后终于可以遵从内心的喜好而拍摄

成年后的李英中曾下乡当过农民,进厂做过工人,虽然这些工作与摄影扯不上关系,但他对摄影的执着却一刻也不曾放下。

在工厂的那段日子,李英中有幸进入了厂里组织的摄影小组,县宣传部门也经常借他到县文化馆协助工作,于是他迎来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李英中进入了中山图片社,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专职的摄影人生。然而,因为工作的性质,这个阶段的他,更多的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拍摄,很少遵从内心的喜好。不过在与各种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也收获很多宝贵的拍摄建议。“我这个人就是怪,恭维、敷衍的话不爱听,就喜欢听大家的批评和建议。”李英中说,他经常将照片拿给专业人士点评,不断从中吸取营养,让自己的摄影水平持续进步。

李英中退休后,2014年卸下了中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担子。没有了俗事纷扰,李英中终于可以专心拍摄自己喜欢的东西了。他将以往较少钻研的鸟类摄影定为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方面是因为他喜欢学习、研究新的拍摄课题,可以磨炼、丰富、提升个人的摄影艺术认知和摄影技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中山拍鸟的潮流刚刚兴起,为了让拍鸟的课题在中山得到快速和良性的发展,他便买了一只长焦镜头,一头扎进了“鸟圈”,不断尝试。

拍鸟需要运气,更需要耐心

摄影艺术本身就是百家争鸣的,拍鸟的人也都有各自的审美和追求。不愿在理念上与他人争论的李英中,默默编撰了一本鸟类摄影习作,将2014年至2018年期间拍摄的百余张作品收录其中,以此来记录四年间的实践、学习和思索。

翻开这本厚厚的摄影习作,近百种鸟儿的形象跃然眼前:它们或姿态优美、俏皮灵动,或身型矫健、高大威猛;有只身捕食、巢中育雏的,也有比翼双飞、成群休憩的……鸟儿们的美好在李英中的镜头中尽显无遗。

“这是大家都很喜欢拍的翠鸟,它们的羽毛十分鲜艳,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翅鸢,视力特别好,那是被黑水鸡驱赶的鹈鹕……”说起这些鸟儿的名字和习性,李英中如数家珍,背后的拍摄故事也一篓子倒了出来。


《黑天鹅》


李英中藏在甘蔗林里拍鸟。


《捕食》


《起飞》


《哺》


《相对》


《苍鹭》李英中作品。

早两年,李英中与数名摄友前往韶关一处观鸟点拍摄猫头鹰,根据其昼伏夜出的习性,大家人均背着20多斤的装备沿着水库摸黑走了几公里,又蛰伏在草丛里几个小时,才等到猫头鹰出现,等拍完已经快凌晨3点了,对于70多岁的李英中而言,这无疑是体力与精力的双重挑战。“有一次我们邀请肇庆同行来中山拍黑翅鸢,原本十多人的拍摄群体因为中途的一场雷雨走了一大半,只剩下包括我在内的三个人坚守在现场,后来天空放晴了,蹲到最后的人都拍到了理想的画面。”李英中说,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比如一组温馨的白鹭组图,看似简单,其实是他花了4年时间,反复前往南昌蹲点才完成的。所以,拍鸟需要运气,更需要耐心。

在为鸟儿“造像”的过程中,除了收获满满的快乐,李英中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鸟事”,比如上演现实版“鸠占鹊巢”剧情的噪鹃、不满食物短缺而“啃老”的白鹭幼鸟、从孵化到养育一手包办的“超级奶爸”彩鹬、会想办法吃螃蟹的白胸翡翠……故事说来冗长,却又充满趣味性。

“人只要用心去记录、观察,就能从中感悟到世上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如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动物本能等。”李英中表示,虽然如今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到山区搭棚、挖坑、喂鸟等工作已难以做到,想去外地或国外拍摄也不容易,但他会在能力范围之内继续追寻心中“最美的彩霞”,努力在下一本摄影习作中呈现出更多鲜明、动人的鸟类故事,让更多人关注鸟类、保护鸟类。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