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4年05 15 甲辰年四月初八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百亩花地:汗水浇灌出姹紫嫣红

作者:廖薇 时间:2024-01-29 14:42:36

送走元旦,立春将至,中山小榄祥兴花卉基地的花农们也变得愈发忙碌。过百亩的花地里,超30万盆时花翘首以待,准备迎接春节的到来。

午后3点,是花儿们沐浴阳光、畅享甘霖的时间。46岁的廖启光拧开水龙头,花田上方瞬间弥漫着一层水雾,阳光之下,一道彩虹若隐若现。从空中鸟瞰花圃,地面上同样舒展着一道道“彩虹”。不同的花农,种植着各色的花卉,三色堇、牵牛花、海棠花、玫瑰花、黄菊花……仿佛给大地盖上一张七彩斑斓的花被。

这里是中山市盆栽花卉的集散地之一。“都有几十年历史了吧。”廖启光说, “现在小榄的农田少了,像这样过百亩的花地已不多见。”

廖启光从事时花种植也有20多年了。“我一直做这行。”他的花田约有八亩地,分别种植有万寿菊、芍药、凤仙花等。“如何让花开得靓?勤奋就行了。” 往往,清晨6点,他已到花地劳作,每天工作10个小时是常态,有时还会长达16个小时。


一品红。(摄影丨缪晓剑)

“这些万寿菊是2023年9月份种下的,腊月二十将是它们开得最旺的时候。” 廖启光一边与记者聊天,一边麻利地摘去花枝的“顶端优势”,这样做可以让万寿菊的枝条生出更多的侧芽,让它开得更“爆盆”。刚淋过水的花儿,在阳光的照射下,浑身上下都在发亮。虽然依旧是绿油油的一片,但定睛细看,可见花叶中藏有不少花苞。它们个头虽小,但个个挺拔,蓄势待发。

种时花,对花农而言,最难的就是要看天吃饭,并要掐准时机。 倘若天气不稳定,导致残花或不开花,那廖启光他们这半年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去年8月中旬,花田遭遇大雨,就曾让他欲哭无泪。“一夜回到解放前。”

幸好,1月的中山,冬季不冷,花农们都松了一口气,看来,今年的年花会开得很不错。“今年生意比较难做,我的花才被预订了3成。要是过去,早就给人订完了。” 廖启光说,他家的年花有赖老顾客,主要是供给批发商,价格年年如此,但今年,利润下降了10%-20%。 “如果卖不出去,这些花都将被扔去垃圾场”。

尽管生意难做,廖启光还是坚守着自己的花田。

在祥兴花卉基地,本地花农有不少。在此拥有三亩“玫瑰园”的廖庆华今年65岁,依旧没有停歇。“趁着自己还能动,就当锻炼身体吧。” 他一边给花儿淋水一边说,“我种的是玫瑰,平时比较好打理。”因年岁渐长,他现在侧重管理,日常也会雇一些外地劳工帮忙干些重活。他说,周围三个村——祥兴、联兴、联丰,都有村民种花,因此,本地人也称这里为“时花村”。在《中山村情》中记载,2004年,祥兴村与联兴村合并,更名为祥联兴村。时花属于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其种类包括一品红、海棠、月季、串红、鸡冠花等。“每年的小榄菊花会,我们都有参与。” 廖庆华很是自豪。

 尽管是工作日的午后,花卉基地内也不乏车来车往,有不少开车前来购买花卉的顾客。“就算不是过年,我的家里也不能没有花。” 一位女顾客笑道,“每天看到漂亮的花,烦恼都会少一些。”说罢,她将几盆色彩娇艳的非洲菊搬进了奔驰的后座,款款离开。


花农正在给花儿们浇水。(摄影丨缪晓剑)


两名顾客在花田里挑选心仪的“时花”。(摄影丨缪晓剑)


摘除顶端优势,可让花枝长得更“爆盆”。(摄影丨缪晓剑)


海棠报春来。(摄影丨缪晓剑)


鸟瞰花田,大地犹如盖了一层花被单。(摄影丨缪晓剑)

时花,花期虽然短暂,但它留给拈花之手的余香仍是意蕴悠长。花开无声,然而那些敏感的心灵,不会错过它们的刹那芳华。对于每天照顾花儿,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直至迎来最美好时刻的花农而言,他们或许并没有太多浪漫的遐想,更多是出于对付出之后终有回报的心满意足。

“我不会教我的孩子种花,因为做这一行太辛苦了。” 廖启光坦率地说,在他的朋友圈中,经常分享有他在花场劳作的日常点滴:

夜晚九点,“连续工作16个小时,我:累了,吹瓶啤酒收工。”

早上六点,“4:00开始工作,努力没有过不去的坎,天道酬勤。”

凌晨四点半,“3:30到4:30完成任务,180元大洋到手,做返20年的自己。(勤劳致富)”此处,他还添加了一个笑脸。隔着手机屏幕,也能感受到他的脸上乐开了花。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