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的秋日,依旧骄阳似火。五桂山桂南村的香樟公园里,香樟古树绿荫如盖,为前来休闲的人们提供一方避暑胜地。站在古树下,人们会发现如今的香樟公园已被打造为“桂南古树公园”,园中古树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关于香樟公园的香樟古树,在桂南村民中一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100多年前,香樟公园原址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桂南村一位叫古炳佐的秘鲁籍华侨返乡时带回了樟树苗,亲自栽种在这里并进行照料,直到树苗茁壮成长。如今,当年的纤纤树苗都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并形成远近闻名的香樟林,吸引中山内外游客纷纷到此观赏。
成为“桂南古树公园”的香樟公园,在显著位置标识了古树介绍和古树保护知识。根据2022年的检测,香樟公园内挂牌的香樟古树,最高树龄为220年,其他两棵分别为160年和127年。三棵古树树干粗壮,树皮已呈深褐色,纹路纵深斑驳,正如其名“大有文章(樟)”,尤其是220年的古树树形巨大如伞,枝干虬曲,在蓝天下交织出一幅苍劲有力的绿盖图。公园内,未达到百年树龄未挂牌的香樟树还有110多棵,大都壮健、枝繁叶茂。“樟树存活期长,可以成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科普栏上的介绍让人们对这片樟树林的生长充满期待。
古树的健康离不开人们的悉心照料。公园内160岁的香樟曾因根系缺氧几近衰微,村里请来林业专家,为它“拆台换气”——移走硬化地台,安装透气装置,松土培肥,如为老人理疗筋骨。如今,它抽新芽、展绿冠,生机勃发,仿佛在回应着这片土地的深情。
更动人的是,一群“新中山人”自发组成了“爱树小组”。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桂南人,却分外关爱身边的古树。有人每日绕林巡护,记录虫害;有人时时观察,关注古树健康状况;还有孩子在树下写生,画下叶的脉络……
伴随着年轻人的进入,香樟林间悄然出现了一间名为“不荒樟”的咖啡屋,木质结构与古树相融,咖啡香气与樟木清香交织。年轻人捧着拿铁,在树影下翻书、谈天,树影斑驳,如时光的碎金洒落杯中。
“古树不是展品,是活的历史”。桂南古树公园正是中山打造“古树主题公园”的四座样板之一。它不靠宏大叙事,而以一树一叶的温柔,唤醒人们对土地的记忆。这棵树,曾见证华侨的归途;这方园,正续写新中山人的乡愁。

香樟公园鸟瞰图。(摄影丨文波)

村内的老人时常坐在大树下休闲。(摄影丨文波)
香樟公园的古树由桂南村进行日常养护。(摄影丨文波)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