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镜头 | 一片香山

时间:2022-08-17 14:45:49


在深中通道等待拍摄晨光期间,张展吹奏起他的口琴。( 摄影|孙俊军 )

我一直关注摄影与一座城市的关系,世界上众多重要城市都出版有以“某地一日”为主题的大型画册,聚集一地乃至一国摄影强手,以一天为时间序,用镜头述说一座城市的人文故事。对摄影师而言,这要求他不仅要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物,还考验着他对摄影难度的掌控能力,这无疑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挑战。

一天,中山华侨城的团队到访我的工作室,当聊到可以通过影像引起大众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同时对外界更好地宣传中山时,我脱口而出:“中山一日。”没想到双方一拍即合!《“中山一日”国家地理影像展》于今年5月开幕。

主办方的办事效率出乎意料之迅速,在正式收到拍摄邀约之后,我为自己是中山人深感“地利”优势,但因时间紧迫,压力也随之而来。

在我的“中山一日”中,少不了对城市人文之美的关注。中山古称香山,今年刚好是香山建县870周年。从影像记录的角度看,今天的中山,有哪些人与事可让人联想起“香山文化”?我再一次仔细端详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镜头之下,“一片香山”也随之而生。


从大庙下一座建筑俯瞰民国初期落成的思豪大酒店,它位于中山石岐孙文西路步行街,是一栋南洋风格的大楼,主楼高四层,顶带两层圆顶阁楼,略高于周边建筑,融合了骑楼、悬挑式阳台、罗马柱、拱券装饰、圆洞装饰等经典建筑风格元素,颇为“出挑”。


曾劲韬师傅率一众弟子在宋城墙下练习太极拳。

行摄老城 

早上6:26, 天刚破晓,在扒沙街月山公园西侧,始建于宋绍兴廿二年(1152年)的古城墙下,杨氏太极第六代传人曾劲韬师父就开始晨练太极剑。

攻防相济乃太极剑法要领。但见他作了一招魁星式,转身提腿御敌势,剑势后举作伺击状,动作潇洒。

曾劲韬师傅经常率一众弟子在宋城墙下练习太极拳。目前,杨式太极拳在中山发展有多个主要支脉,如杨守中系、杨振基系、赵幼彬系、傅宗文系、府内派系等,主要集中在石岐城区和古镇镇,习练者达上千人。

《六棉古道木棉正红》也是我漫步老城区时的惊喜收获。拍摄古迹也要看“天时”, 第一次拍摄这明代的古迹,光线不佳,且木棉多在孕苞。我决定再拍时,气候已回暖。木棉花期每日一变,摄影者需勤察之。一天下午,四时过后,阴霾的天空蓦然放晴,我立刻前往“六棉古道”。为使画面保有相对独立的视觉界限,这一次,我重新调整了无人机的航行高度,既尽可能将拥逼的现代建筑排除在画面之外,同时呈现六棉环绕的景象。    


长洲北堡龙狮武术馆总教练黄德九正在前洲祠与老搭档黄仲钧一起研究传统醉龙范式,为即将交付澳门鲜鱼行的醉龙进行精微的雕刻塑形。


小榄刺绣第六代传人陈逸芸。


小榄菊城陶屋开窑的那一刻,“广东十大工匠”之一的何湛泉笑逐颜开。

非遗写真

中山的非遗传承也是我所关注的题材。我拍摄过《小榄刺绣》。画面中的人物,市级非遗项目第六代传人陈逸芸,以小榄刺绣传统风格为本,融入岭南画派之趣,兼蓄粤绣、苏绣针法。她勇于尝试,将创新理念融合到传统技法中。其绣品精美细腻,生气盎然,独具韵味,常令人耳目一新。

我还拍摄过西区长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长洲醉龙”。当时,长洲北堡龙狮武术馆总教练黄德九正在前洲祠与老搭档黄仲钧一起研究传统醉龙范式,为即将交付澳门鲜鱼行的醉龙进行精微的雕刻塑形。

长洲醉龙在中山与澳门之间洄游过一段传奇经历:长洲醉龙源自宋代而盛于明清。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长洲人自发舞醉龙,先聚集喝酒,待醉意几分,三星鼓点响起,便借着酒兴腾起醉步,挥舞手中木龙。由于历史原因,长洲醉龙一度在发源地失传,又辗转由澳门旅居乡亲回传、给家乡赠送醉龙。如今,鼓声吆喝声再度响起,长洲人又掌握了从醉龙舞到醉龙雕刻制作等传统技艺。

在小榄菊城陶屋,“广东十大工匠”之一的何湛泉执着“玩火”,当今罕见的龙窑烟火不断。开窑那一刻,何湛泉裂开的笑嘴就没有合过。惊喜源自釉色的窑变。他常说:“一色入窑,出窑万彩。”他自豪:“起初十六年火玩我,十六年后我玩火。”直径1.5米的一口大缸是他最近的得意之作。因高温而气化的釉彩在龙窑的四壁附着上一层又一层光亮的釉色,这是技术的积累,是陶艺的积淀,也是一位大国工匠不断求真的心迹……


学者胡波,以历史学的专业学养,开展孙中山研究和香山文化研究。


中山市实验小学六(3)班学生李美妮正在进行攀岩训练。她已勇夺40 余次国家级攀岩比赛冠军。李美妮说:“攀岩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激情,让我更加自信。”


中山市实验小学的智能机器人社团建立于 2002 年 12 月,现有社员 40多名。这里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搭建技巧、电脑编程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并养成了团结互助的好习惯。


土耳其人 ERCIN 在中山沙溪理工学校任教,开设激光雕刻在服饰生产领域的应用课程。他认为将激光科技应用于服饰生产可以实现环保理念。

文化融合

进入镜头的,还有岐澳古道上的古鹤码头、疫情下的阅读时光、以及中山香山文化研究学者和文化名人、落日余晖里的田间书屋、学校里的天真烂漫、运动场上的矫健身影……

在我看来,融合是中山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从方言到建筑,从习俗到物种,文化之融随处可见,不胜枚举,比如南洋范式的孙文路骑楼、清末老照片中的西装革履、冠以“番”字的外来物种、直接拿来切入方言的英西单词等,由此可见这座城市的包容胸怀。它也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新中山人”在此安居乐业。

叶宜兵,是伶仃洋大桥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5合同段项目锚碇作业区的领班,贵州省遵义人。今年4月,他来到中山参与深中通道建设。凭着多年的行业历练,叶师傅练就了一身本领,对桥梁施工工地上的任何一个工种都应付自如,并带领着班组成员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等整个深中通道竣工,我就可以回家了。”叶宜兵师傅说道。深中通道计划于2024年竣工,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其关键工程的伶仃洋大桥主跨166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海上钢箱梁悬索桥。深中通道将使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届时,珠三角西岸将一举进入世界级城市的辐射圈。伶仃洋不再零丁。

中山也是许多外国人的创业热土。土耳其人ERCIN与他的中国太太CHERRY相识于土耳其,两人2008年结婚,ERCIN跟随太太来到中国,在中山沙溪理工学校任教,开设激光雕刻在服饰生产领域的应用课程。CHERRY则任职于西班牙环保水洗设备公司,两人的爱情与事业均有交集。

ERCIN一直希望,利用数码激光技术取代高耗能、浪费水、污染环境的传统布料印染水洗。他认为将激光科技应用于服饰生产,既环保,又能实现设计在面料上的高度还原,为服装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它无疑是服装制造行业的一次技术飞跃。


◆《中山画刊》编辑部
◆文:张展
◆图:张展
◆编辑:张英 刘永盛
◆二审:明剑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