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的摄影之路并非因为兴趣或梦想而起步,而是源于女儿赠送的一台相机。从一名摄影小白到摄影专家,万华在临近退休之际,通过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坚持,在数年内自学成材,尤其在唯美人像摄影方面颇有成就,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摄影风格。
从“小白”到“专家” 他写了4本笔记
爱上摄影,万华说纯属偶然。2016年春节,他在中山女儿家过年,临近回家时,女儿女婿拿出了一部他们在大学时玩的佳能450D单反相机,让他退休后没事玩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万华在摸索中逐步走上了摄影之路。
万华
起初,他喜欢拍风光,经常起早摸黑外出拍摄。后来偶遇江西省著名的唯美环境人像大师润视野,经与之交谈,万华决定和他一起学习拍摄唯美人像片,一玩就是四年。其间,他又接触了国内唯美环境人像大师贝蓝品、胡艺沛、鸟叔、老猫等老师,在他们的影响启发下,他的唯美环境人像片有了长足进步。
为了提升摄影水平,万华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摄影书籍和网络自学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万华说,在接触摄影之前,他完全是个电脑小白,平时只会点点鼠标浏览新闻。自从和润视野一起拍摄唯美环境人像,他看到自己的照片与其它摄友差距甚远之后,便下定决心要学好后期处理。
《大鱼海棠系列》(创意)
《大鱼海棠系列》(创意)
《花千骨》(国风)
《乡恋》(人像)
万华表示,他未系统学习过PS(修图软件)的专业课,目前所掌握的所有修图技术,都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为了开阔视野,他会去看大师们的摄影作品展,会上网流览国际、国内著名人像大师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为了加深记忆,他将所有的知识点、技巧和思考都写在了笔记本上,迄今已写了满满4本。为了防止技术生疏,每天他都会挑选几张照片进行后期练习,不断巩固和提升PS水平。
灵感源于一瞬 功力积累于多时
万华擅长拍摄唯美艺术人像。在他的环境人像篇中,有许多得意之作,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往往源于某个瞬间。比如听到的某一首歌或看到的某部文学作品。《古村女人》这一作品,就是他根据本县政协主席张芸所著的同名剧本而创作的。整组照片以剧本中主人公为原型,在安义县千年古村内完成拍摄,无论服装、造型还是场景,都十分契合拍摄主题,后期方面万华还特意采用了油画风格进行氛围的渲染,让人物及其所处的环境更有历史厚重感。
“从古诗中获得灵感,从国画中吸取营养。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寻求心灵与先哲对话。”这是万华在他的意境人像作品前言中写下的。寥寥数语,却道出了意境人像的真谛。作品中,轻薄的云雾、缥缈的群山、成群的飞鸟、奔流的瀑布、若隐若现的江面和身着白衣古装的女子,经过高超的后期处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犹如人间仙境般梦幻、美好。
《维吾尔族女孩依巴代提》(人像)
《甜甜》(人像)
《墨庄》(人像)
《戴希》(人像)
《小芳》(创意)
《瑜伽》(人像)
万华认为,好的创意、好的素材、好的艺术素质、好的后期处理技巧,是拍好意境人像的重要条件,四者缺一不可。“创意是意境人像的必要前提,摄影师的脑中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画面,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万华说,素材也要多积累,这样才能根据创意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并将它们完美地组合到一起,形成唯美的画面。
我有人无,我先人后
通过这些年的摄影实践,万华深深感觉到:摄影,看似容易,其实很难。
“摄影不等于拍照,好的人像摄影作品,一定是具备有别于常人的表达方式、思想境界、前期策划和后期风格,以及有别于常人的独特视角。”万华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有人无,我先人后,我做人从。
现在万华每年都会在中山和南昌两地奔波,将两地的风土人情记录在镜头中。他希望,未来能在中山创作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像作品,为中山南昌两地的摄影交流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海报篇》(海报)
《聆听》(意境)
《水云涧》(意境)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