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张玉廉:心动澳门让“哪吒”出海

作者:杨彦华 时间:2024-12-02 16:19:17

张玉廉,跨界创作人、设计师、策展人。其作品曾入选世界插画奖(英国)、美国NYTDC优异奖、美国GRAPHIS银奖、 美国IDA荣誉奖、俄罗斯金蜜蜂设计双年奖、 GDC Award优异奖等专业荣誉超200项。

当下,他正在创作“心动澳门”的一个延伸作品,他把“幸运鸡”——代表澳门符号之一的来自葡萄牙的公鸡,作为一个幸运符号做成系列创意产品,这是他主导策划的系列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之前,他还推动了澳门特殊民间信仰文化“哪吒”走向了世界。

这位出生在中山沙溪的设计师是如何把中山跟澳门联为一体,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山和澳门的呢?

长期浸染在香山文化里

张玉廉于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中山沙溪。沙溪隆都周边多是广府人后代,但是隆都人说的都是闽南话,所以他们的母语,一个是隆都话,另外一个是广府话(粤语)。

20世纪80年代,还是少年的张玉廉是看着香港电视长大的,包括电视节目、戏剧、歌曲、报纸、杂志,所以他的成长和文化受到香港的影响。


张玉廉。


“瓶民”作品展中的作品——福禄寿。


“瓶民”作品之一。

“中山是一个侨乡,我们有很多港澳的亲戚、海外的亲戚,他们都是每年一度或者两度回老家。我们的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他们也会回来跟我们一起玩,因此,对港澳的认识不会像内地对港澳的认识有一种间隔感。中山在以前叫香山,它包含了中山、珠海跟澳门。澳门经历了殖民,之后重新回归祖国,这个过程让它产生了很多变化。”

后来因为婚姻的关系,他移居了澳门,拥有了澳门身份。他在内地跟澳门之间奔走。移居澳门之后,他对澳门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澳门跟香山文脉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玉廉的小学、中学、中专、大专及本科是在广东、湖南上的。初中毕业后张玉廉考上了广州陶瓷学校,学的是美术,媒介是陶瓷。中专在当时是属于国家包分配,他的同学很多分配到陶瓷企业,很多人去了佛山,也有一些人留在潮州。他回到了中山,因为中山有陶瓷厂,但是他没有去陶瓷厂,最终去了中山包装印刷集团。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从陶瓷美术的专业变成了包装设计专业。

从平面设计到空间建构

张玉廉于20世纪90年代始参加工作,所做的一直都跟艺术设计相关,开始是做包装设计,后来就是做平面设计,之后就做艺术策展。

追溯到90年代,那个时候国内设计行业刚刚萌芽,但业态欣欣向荣,商业设计的风格受到港澳影响。

他把自己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野蛮生长阶段。90年代他们都处在一种懵懂摸索、野蛮生长的状态。

早先他们给中山很多企业制作包装盒,需要用手绘插画的话,首先手绘出来,确认后再用喷枪做喷化稿。1995年之后开始有了电脑的辅助。在业内,张玉廉应该是中山最早用电脑进行创作的人之一。他们在香港买了苹果电脑,甚至买了苹果电脑的正版软件,一个Photoshop软件要花几万块钱。

他们服务的对象是与中山产业相关的各种制造业,炉具、学习机、游戏机、录音机等。

第二阶段是从平面走向空间。90年代中期,他砸了铁饭腕,加入了自主创业的浪潮,与从前的老同事合办了一个设计中心。

2000年到2010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奥运会的召开、互联网的成熟,他们的创作逐步走向成熟,与奥运会供应商的合作让他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从平面插画到立体空间设计,从二维变成了三维,从静止走向了流动,可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2010年帮着中山市政府做了一个“3•28”商贸推介会的立体空间,那个空间称为modern service,在这个空间里他把英文做了一个虚实相生的空间物置,13个隧道的形状,象征着开放、现代与深度合作。这标志着他们从平面到空间转变,而且与人就是有了交互,表达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的理念。

“从那之后,对于创作我们已经不会太局限,就像武功学到一定的程度时,飞花落叶都是武器,手中有剑可以打架,没剑也可以打,拿块石头也可以打。我觉得艺术设计就是这样,所以我的创作手法不会太受限制,我们只会去考虑它要承载的东西,而不是局限于风格、技法。我用恰当的手法做出来,它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我的风格。”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张玉廉感觉再次有了飞跃。2000年沙溪举办国际休闲服装节,公开征集标志,他们做了一个标志,然后被选中了。“回头来看,感觉那个标志现在还是很时尚。那个标志对我有里程碑的意义:流线性的类似于‘S’符号是三个模特,非常时尚,后来成了沙溪的标志了,沿用至今。”

第三阶段是进入自由创作阶段。从2009年开始,张玉廉萌生了做自己作品的想法。那是他去湖南做客座教授时,一些学生用颜料在瓶子上刷了一个颜色,受此启发他想用废旧的瓶子做些替代,用瓶子代替陶瓷做装饰,那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一种跟生活连接紧密的艺术形式。

“2010年的时候,我经常会留意到饭局上的各种瓶子,那些瓶子里装着红酒、洋酒、可乐、雪碧,它们代表的不正是不同的人吗?”然后,他说有了做“瓶民”的想法,他开始在瓶子上涂涂画画,后来就形成了习惯,于是就有了一个平民的“瓶民”系列创作。“瓶子上面这些人是你,是我,也是他,就是通过观察和理解表现眼前所见的人,因为我平民,我就给这个系列命名为‘瓶民’,取自谐音,平民的代名字词。”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作品就是澳门回归,他做了一个及笈的少女来表现澳门已经长大的形象。

作品展现事物的两面性

说到作品,张玉廉说自己喜欢表现矛盾的东西,例如他做的一些海报啊,像“真假”“是非”,还有为业内人士称道的“道可道非常道”,都是把矛盾的东西放在一起。

道可道非常道,是张玉廉非常重要的作品,得了很多奖。这个作品,包含了哲学和科学的思考。

“我们理解这个宇宙,它是二元的,阴阳、黑白、男女、昼夜、上下、雌雄、动静、里外、大小,这些都是一种对立,就是我说的有矛盾。我在创作‘道可道非常道’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当时就在想,传统的书法都是临摹、碑帖,但是我这个人每次临摹两下子就临不下去。后来我想我是做设计的,我不能完全根据古人去做,但是又要有古代的那种哲学思想。我想了很久,后来我把八卦融入到书法里面。宇宙无限的大,你找不到边际,但是往小看,又可以无穷小,两边都没有边界,所以我就把那个螺旋放到这里边。我用视觉的语言试图解释哲学的东西。我设计出来之后,参加了一些国际的比赛,比较重要的设计大奖全都入选了。这个作品让业界认识了我。”

他在疫情的时候画过一个绿马系列,寥寥几笔就把绿码拟物成了“绿马”,那个绿色的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反映出了当时大多人的心境。“我现在肯定是比90年代的时候更成熟,从技法和观察都更有广度和深度。思考的东西更深,积累的东西更多,本来人也沧桑了很多。但是同时,在某种程度可能你有很多东西要放开了,所以你现在表现出来的东西,他自然而然地在作品里面就会呈现出来。”

从澳门发现传统的真相

2016年,张玉廉正式入籍澳门,他背着背包把澳门所有的古迹和文化遗产仔细看了一遍。他发现他真正入籍了之后对澳门认识与之前的还是略有不同。他发现,澳门有两种话语体系,一套西方的,一套民间的,它们彼此交融又独立,但是没有对抗。这一现象他也想过,但是又很难解释清楚,他觉得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葡国政府在那里管制的时候,可能采取了某种怀柔政策,并没有用西方的东西把中国传统的东西覆盖掉。

“我从一个观察者,一个艺术家的角度来看,澳门是比较神奇的,比如像大三巴上面的图案,它也不是完全的西方的东西,它有一些元素采用了东方的,这也是一种交融。”

澳门历史的演变是活生生的,老城区就特别有味道,过去人们生活的痕迹还在,生活的用具、墙面、楼牌、铁窗户、瓦片,它在生长,它在迭代,它在消亡,形成另外一种新生的过程,生活在这里的人在参与,他们不会粗暴地扭曲它的生长。因此,他在澳门策划组织活动与他在中山面对的挑战和思考肯定是有所不同了。

他跟澳门旅游局做过一个哪吒文化的邀请赛。大主题是“心动澳门”,就是围绕澳门的元素去组织这个活动。他策划了国际国内100多个艺术家、设计师对澳门的哪吒文化做一个表达。

因为哪吒庙是澳门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哪吒是澳门的民间信俗。在过去,澳门曾受瘟疫侵害,有村民收到了哪吒托梦,说喝了某地的水能得救。村民按照哪吒托梦找到了水源,果真治好了病,从此,哪吒就成了澳门民间的守护神。

哪吒庙虽然小,但是它居然就是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之一。张玉廉把这个关于哪吒托梦的故事和澳门的文献资料发给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结果收到了五花八门的作品。

“可以明显发现,因为国内的人对哪吒还是比较熟悉,但是国外的人不一样啊,他们理解的哪吒,它可能代表和平,也可能代表武力。这种文化的差异性集中在一起呈现,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形式感。这些展览海报放置在澳门的大街小巷,很多人去打卡、去观摩。展览不在艺术馆,不在美术馆,而就是放在一个古旧的街巷里,就具有了历史传承意义。”

他说,其实回到中山,中山跟澳门很多地方都是一脉相承,基因都是香山文脉。中山的空间很大,像现在的乡村振兴,我们需要的是寻求一些新的表达手法,肯定要依循一些规律去做,但是得打破很多樊篱,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也不能为了展览而展览。我们肯定是要抓住某种文化内涵,然后再用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届“心动澳门”社区旅游创意大赛海报。


张玉廉设计的“幸运鸡”。


张玉廉为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设计的作品《及笄》。


张玉廉作品《道》。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