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张悦如:不拘一格将民乐种子撒向大湾区

作者:闫莹莹 时间:2024-12-03 09:34:25

2024年秋,澳门中乐团在澳门历史悠久的古宅、世遗景点中举办了多场《乐满世遗》音乐会,用音乐演绎现代与历史,连接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在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玫瑰堂中,中乐团首席张悦如用一把椰胡与箫对话,演奏了自己创作的《妈阁吟》,引领听众穿越时空,感受妈阁这座古老庙宇的古朴静谧。随着音乐的流淌,古典与现代相融相生,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界的艺术世界。

2002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张悦如,同年加入中央民族乐团,曾任乐团副首席;2004年加入澳门中乐团,2006年担任乐团首席至今。他的音乐足迹遍布湾区城市,他与中山结缘也源自音乐。十多年前,张悦如在一场传统音乐比赛中出任评委,中山参赛者高水平的民乐演奏技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随着中山市“民乐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张悦如受中山多所学校邀请进行音乐指导,为中山的民乐教育事业贡献出宝贵的经验和教学理念。 

探索新中乐

对自己的音乐之路,张悦如从未设限,他以开放的姿态,不断探索着传统乐器的各种音乐表现形式,将传统与现代音乐语言巧妙结合,让每一次演出都充满新鲜感和生命力。这与大湾区的文化氛围也十分契合。


二胡演奏家张悦如在交响音诗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张悦如看来,湾区的各个城市都具有开放和包容的城市精神与文化特质。这里的“1小时生活圈”以及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为他和澳门中乐团能够在多座城市之间辗转演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湾区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出于对广东音乐的热爱和浓厚兴趣,2013年张悦如拜入著名音乐家余其伟教授的门下,在接下来的6年多时间里,他全心全意地跟随余老师学习广东音乐以及广东高胡的演奏技巧。在余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他不仅掌握了高超的演奏技艺,还对广东的本土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生动的诠释,他逐渐领悟到广东音乐的独特韵味和丰富内涵,对广东本土音乐形式产生了更深的情感共鸣,这使得他在舞台上的音乐表现力更丰富,情感更充沛,艺术创造力也更强。

2013年,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一届鼎艺室内音乐节上,张悦如带领澳门中乐团五架头组合成功举办了广东音乐专场演出及讲座。2018年张悦如以特邀乐团首席身份参加广东民族乐团乐季开幕音乐会……“广东音乐具备包容性和生命力。”张悦如说,所谓包容性是指广东音乐不拘一格,在演奏广东音乐时,小提琴、木琴、萨克斯、夏威夷吉他等外来乐器都能上阵。更令他着迷的一点是,岭南文化有着极强的吸纳能力,不仅兼容并包,更能化为己用,因而生机无限。

一直以来,张悦如不断探索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可能性,他的作品既有古典的雅致,又不乏现代的活力。他的音乐之路也如大湾区的城市精神一般,不断吸收着各种文化的养分,将之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和教学中。他的每一次演出和讲座,不仅是对音乐的传递,更是对文化包容性的深刻诠释,让听众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文化的和谐共生。

张悦如的音乐足迹已不仅限于大湾区。2019年5月,受中央民族乐团邀请参加“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暨庆祝澳门回归二十周年”中央民族乐团青年首席专场音乐会,担任独奏。2020年2月,应湖南民族乐团邀请于新年音乐会上担任独奏。2022年8月应邀参与林大叶、景焕指挥分别执棒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大湾区首演,担任二胡独奏。2023年9月,于澳门中乐团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上担任高胡独奏。2023年12月,在无锡举办的“大音希声”海内外纪念阿炳诞辰130周年国乐盛典上担任演出嘉宾……探索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相融共生,寻找传统民乐与现代精神的契合,在音乐作品中创新融入更多元素,成为张悦如十数年如一日的艺术追求。他以独特的艺术触觉,推动着中乐的创新发展,从湾区出发,让更广大区域听到了传统民乐的“新声”。“大湾区从不抗拒外来文化,在这里生活、成长的音乐人,创造出的音乐也从这种开放性中持续获得滋养。”张悦如说。

音乐不设界

提到张悦如的艺术足迹,就不能缺少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中参演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这部现代民乐交响音诗灵感源于北宋山水画巅峰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场音乐盛会集合了大湾区西洋乐与民乐艺术精英,张悦如在其中担任二胡独奏。随着悠然的二胡弦音,千年古画悠远高渺的意境如水墨般晕染开来,古有丹青寄怀,今有弦音寄情。

对于交响音诗《千里江山》,身为乐手的张悦如对它的珍视和喜爱远超观众。“首演之前,我第一次听到《千里江山》的电子伴奏文件时,就觉得这个作品真是太好了!六个乐章相互关联,一幅青绿山水立体画卷一下子跃然眼前。”张悦如对台上所有艺术家全身心投入演出的场景记忆犹新。这首优秀的作品不仅将湾区城市中各个乐团的高手汇聚于此,让大家能借此增进了解,彼此取经,更是在演奏中展现出了中乐的新气象。

对经典的重新演绎也使张悦如在湾区的音乐圈中觅到了几个好友,他与高胡演奏家余乐夫结为挚友,并与粤港澳三地的青年演奏家们组成“粤乐集结号”,不定期“成团”演出。他们在广东音乐中尝试加入电吉他、爵士鼓等乐器,以及摇滚等跨界元素,“玩”得风生水起。他们在大湾区的舞台上挥洒热情,以富有朝气的表演,让更多人领略广东音乐的魅力。

“我们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是乐夫改编的《彩云追月》,编曲完全颠覆了大家的印象,每次都会引得全场观众起立喝彩。”张悦如说,他们还会在舞台上和观众自拍合影,把现场气氛渲染得像流行演唱会一样热闹。

近年来,张悦如也曾带领澳门中乐团尝试将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葡萄牙法朵音乐、土生葡人音乐带到大湾区乃至内地更多城市。

与中山“双向奔赴”

今年7月,张悦如受邀担任中山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评委,学生们精彩的演出让他印象深刻。在这里,他看到中山的民乐教育蓬勃发展,得益于政府长期以来对校园民乐工作的重视,中山许多学校有着雄厚的民乐师资力量,许多毕业于著名音乐院校的老师在学校里默默耕耘,将学生乐团建设得有声有色。

“十多年前我便在一些民乐比赛中担任评委,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中山在民乐方面可以说是藏龙卧虎,许多表演者几乎达到了专业级的演奏水平。”近年来,张悦如在自己繁忙的工作中也致力于民乐教育与民乐的普及推广,在与中山许多学校乐团的接触中,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张悦如表示:“作为民乐工作者,我们希望从家庭开始、从学校开始、从身边人开始,慢慢培养更多的人去接触传统文化、欣赏传统文化,走进博物馆、走进音乐厅。”他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传播,把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到更多的人心里去,培养大家的情怀,形成一种双向奔赴。当他看到中山的民乐氛围时,令人眼前一亮。

“许多学校乐团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以古筝见长,有的以管乐为主,有些学校则在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均衡。”让张悦如备感鼓舞的是,中山学校会邀请作曲家为民乐团量身定制作品,这些为青少年民乐团倾心制作的曲目,不仅能契合民乐团的特点,让演出更精彩,也让年轻一代在演奏中更好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时代感。这种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音乐教育理念,不仅让中山的民乐团队在技艺上有了大的飞跃,更在年轻一代心中种下了热爱民族音乐的种子。

“在大湾区,民乐在校园中的普及度和水平都相当不错。”张悦如说,大湾区的优势在于人们的开放意识,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民乐的发展。他期望中山的校园民乐团能够更多地走出校园,迈向更为广阔的舞台,与更多地区的青少年进行文化交流,充分展现中山的艺术文化特色,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民乐的魅力。


张悦如在三鑫学校辅导学生乐团。(受访者供图)


张悦如在平岚小学举办讲座。(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