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4年12 27 甲辰年十一月廿七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 | 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

作者:廖薇 詹琪琳 时间:2022-06-15 16:21:0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观察,让我们有机会脱离焦虑,放慢脚步,放下人类的自大与傲慢,与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深情对视,俯身聆听大地之母的心声。 

发现身边的风景

阳光明媚的一天,中山市金钟湖公园内,两个戴眼镜的大学生背着背包,在绿道上行走着。和周围步行锻炼的人们不同,他们总在东张西望,不时为近处或远处的小鸟、昆虫、植物等驻足、拍摄。他们能分辨各种鸟声,时而讨论鸟儿的毛色与来历,北红尾鸲、白喉红臀鹎、大嘴乌鸦……一般人看来拗口难辨的名字,他们脱口而出。

“相对于外面的公园和绿道,这里较好地保留了天然的环境,这才是昆虫、动物的乐土。”其中网名“水墨”的大男孩说道,他和同行的朋友易天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山人,因为都喜爱自然观察与记录而成为挚友。易天是生态学专业的研究生,擅长用灵敏的五官感知自然的一切。水墨在两三年前开始延时拍摄花鸟虫鱼,他的“水墨的自然世界”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作品中,植物们开花、发芽,生命萌动的美妙瞬间,就像无言的诗,无声的乐。

跟着易天和水墨行走的金钟湖之旅,让我们发现身边原来隐藏着如此多有趣的小生灵。可平时我们大多对其视而不见。在自然爱好者看来,这会涉及一个无心的大问题: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园,地球不仅仅有人类。如果人类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考虑与其共生的其他生物,地球与人类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萧建波在公园里教摄影爱好者拍鸟。(受访者供图)


冠鱼狗(摄影|萧建波)


白胸大翠鸟(摄影|萧建波)


丝光椋鸟(摄影|萧建波)

鸟儿告诉他的秘密

观看中山市摄影家协会理事萧建波所拍的鸟类照片,脑海中不由蹦出一个词语:翩若惊鸿。他是从2009年开始专心拍鸟的,入迷时,他可以从早上五点一直拍到晚上天黑才回家。在他看来,鸟儿与其他摄影对象最大的不同在于无法摆拍,每个瞬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野拍、塘拍是鸟友们按下快门最痛快的时刻。” 

 他说,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邂逅到“明星鸟”。“我曾经在崖口拍到一只铁嘴沙鸻.” 这种候鸟在中山比较罕见,它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内蒙古一带。鸟类是最佳的“环评师”,候鸟的到访,就像在给当地环境点赞。

春夏之交,百花争艳,也是鸟类的繁殖季。此时的中山,常见迁移的水鸟,如鹬鸟;也有许多鹃类栖居山林。这也是鸟友们最为忙碌的创作期。

“你给我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崖口拍鸟呢。” 萧建波说。南朗崖口坐拥中山最大候鸟栖息地,拥有2000亩稻田、5000亩淡水鱼塘和2万亩围垦,是粤港澳大湾区著名的生态村。但他感觉,和十年前相比,这里的候鸟还是有所减少了。成千上万水鸭的栖息地转眼变成海滨楼盘,曾经的小森林不知何时化作繁华的大马路,在我们的身边,一处小地方的“进步”也可能会给自然界的居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

我们该如何爱自然?

自然观察爱好者们的影像记录无意间给我们保存下一份生动的生态档案。那些被镜头放大的动人瞬间,唤醒人们的共情与自觉——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

身为拍鸟人,萧建波喜欢独自行事,他不希望那些与鸟儿约会的“隐秘的角落” 被众人所知,因为成群结队的影友到访,很容易会给当地环境带来破坏。但他十分乐意在公园里教孩子们学拍鸟,向其科普鸟类知识,为此还在2020年获得广东省青少年观鸟“十佳导师”的称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开始拍鸟。如何文明拍鸟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拍鸟的心态很重要,不能一昧贪新鲜,追求美感。我们不能打扰鸟儿们的生活,而应该爱护鸟类,拍摄它们的自然状态。” 萧建波说,鸟儿很敏感,一旦缺失安全感,它就会飞走了。

因为拍鸟的缘故,让萧建波对环境保护多了一层深刻的观察和思考: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提升水质有助于改善环境,我们该如何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河堤一带是否可以避免硬质化,保留泥土的气息,给鸟儿们多点生活的空间?除了封山育林的简单操作,有关部门是否还可以深入调研,了解我们需要如何调整植被的种类配比,以满足鸟儿们的生活需求?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享受自然,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进程中,人与自然的联系始终贯穿。当科技赋予我们强大的力量时,我们更应当学会克制,保持谦卑。在自然爱好者水墨看来,哪怕是以亲近自然为名建造的一些公园,倘若没有环保的设计理念,它与自然之间也会产生矛盾。“人类每建一处便利自己的公共设施,就是在挤占一处自然空间。水泥设施覆盖了自然生物本来的土地树林河溪。青蛙没办法爬上一条人眼看上去并不算深的沟渠,鱼儿没法在硬质化的水道中产卵。”水墨说。人造设施的建造简单而迅速,也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就没那么简单了,后者投入的财力物力远比建造多得多,而且也不一定真的能恢复。

与水墨同行的那次金钟湖公园之旅中,我们最大的惊喜,就是在绿道上遇见了中国最小的蛇——钩盲蛇,可是它那时已经断气了。“硬质地面的热反射太厉害了,这么大的太阳,又是中午时分,小家伙受不了。”水墨一声叹息。


自然观察者水墨(右)和易天。(摄影|孙俊军)


蟹蛛(摄影|水墨 易天)


地衣(摄影|水墨 易天)


紫砂蛇(摄影|水墨 易天)


斑腿泛树蛙(摄影|水墨 易天)


蜉蝣(摄影|水墨 易天)


◆《中山画刊》编辑部
◆文:廖薇 詹琪琳
◆图:萧建波 水墨 易天 孙俊军
◆编辑:文智诚、刘永盛
◆二审:明剑
◆三审:徐小江
◆素材来源:中山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