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4年05 02 甲辰年三月廿四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大岭村:纵横捭阖民族大义 崇文重教救国献策

作者:陈慧 时间:2023-03-20 10:50:43

一条百余米长的小街,孕育了4位外交官和多位知名教授。这个传说中的“领事街”,就是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岭村的“庆余坊”。2008年广东教育出版社将“庆余坊”小街列为中山十条名街之一,编入乡土教材第五册书中。


大岭村南区二巷一幢西式洋楼(民居)。(摄影|余兆宇)

走进大岭村,汽车、楼房与城市无异,偶有孤单碉楼、精美侨房,以及气须如龙的大榕树不时提醒来客,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侨村。

行走在村内,研究华侨历史的五邑大学张国雄教授心中疑云陡生:中国华侨多经商,为什么中山市的大岭村却扎堆出外交官和教授?这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小村里,埋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庆余坊内一门四杰

百年传承侨心永继

火炬开发区的大岭村,有着700多年历史,常住人口千余人,却有着海外华侨乡亲近2000人。村中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庆余坊的欧阳家族一门出了四位杰出外交官,最为威名远播。

“庆余”二字,取自欧阳善培(字庆余)。清末民初的百年间,以欧阳善培为祖父的家族,有四名嫡孙均为驻外外交官。欧阳明(字辉庭)、欧阳庚(字兆庭)、欧阳祺(字祉庭)、欧阳干昆,曾先后历任美国旧金山、纽约,加拿大温哥华,巴拿马,爪哇,英国,智利等诸国总领事或公使。因外务效力且功勋卓著,清光绪年间,该家族被赐予“庆余”为名的牌坊。


大岭村里一些有关华侨方面的资料。(摄影|余兆宇)


民庆公纪念亭。(摄影|余兆宇)

牌坊就在村中心的小街上,现如今只是一座黄瓦灰砖的仿古水泥牌坊,20世纪80年代由欧阳家族人重修。其上有山水、花鸟及人物古诗词,背面书写“满堂光”三字,窄窄的门洞仅勉强能容两人并肩而过。百年间斗转星移,牌坊已非原来的模样,坊内的欧阳家族后人的住宅早已变成了现代化的自建房,只余一座孤单的碉楼在守候。碉楼的主人也是一名华侨,于1929年回乡建此楼后又远走他乡。其后代仍不时远渡重洋回乡寻根,平时则由热心的邻居帮忙照看。此楼朴实无华,外墙几乎不见花纹饰样,只在五楼屋顶的山花上用漂亮的暗红朱砂标着三个字——望月楼。每当月光洒满的夜晚,庆余牌坊与望月楼相伴,无声诉说大岭华侨的思乡故事。

在庆余坊内行走,村民为我们讲述着欧阳家族和村中各华侨的轶事。村内曾有17座碉楼,除华侨自建外,还有3座是大家集资为保全村安宁所建的公共碉楼。最漂亮的一栋侨房,因为外形太过西式,大家称之为“鬼(洋鬼子)楼”。而欧阳家族几位外交官的故事,更让人津津乐道。

当时在纽约和旧金山任总领事官的欧阳明,号召华人、华侨组织团结起来成立各种会馆。他的接班人欧阳庚在任驻美外交官时,帮助孙中山在美国华人中开展革命活动、关怀华侨、抢救地震灾民。他代表领事馆出面向旧金山银行贷款,使香山籍人集居的大坑洛克镇得以重建,以至于被华侨称之为“欧阳王”(庚的译音为King,意译为王)。欧阳庚的胞弟欧阳祺(祉庭)与罗斯福是美国哈佛大学同届毕业好友,平时交往较多,欧阳祺也是驻外使节。他多次积极交涉斡旋并亲赴白宫与罗斯福谈庚子赔款之事,最终双方商定协议,将此款作为教育经费及中国留美学生基金。

“弱国无外交”,在清末民初国家积弱的大势之下,欧阳家族对外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华侨所承担的外务压力与隐忍可想而知。虽村中的砖瓦、村民的传说、各种史料的零星记载,未能全面揭开欧阳家族孕育外交官的秘密,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强烈的民族意识与责任感,必定是他们外交官之路的最厚实铺垫。在极其有限的外交空间中,他们为了民族大义而倾力斡旋,纵横捭阖。

“中国华侨富商多,但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总领事。要精通语言、会经营管理、热心公共事务,还需有智慧与民族大义,才能成为稳定外务、维护国家形象的外交官。”张国雄教授发现了这个家族的特点。

杏坛桃李恩泽后代

家风浸润无形无价

从庆余坊出来,对面就是“大岭幹荣公纪念堂”。在捐赠牌匾旁还有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看到关于礼堂的介绍。1986年,旅美乡亲欧阳官昌先生为纪念其父,捐资2.1万美元,为大岭小学兴建了这个礼堂。礼堂旁边,有一个造型十分独特的民庆公纪念亭,引起了张国雄教授的好奇心。


1949年大岭学校创办人欧阳民庆公纪念亭落成典礼。(翻拍|余兆宇)

他走进水泥封筑的圆柱形小山坡,沿一条石梯旋转而上,至坡顶一座六角凉亭。亭内有其瓷砖画像、对联,以及欧阳民庆的生平介绍。张国雄教授抚摸着石碑,认真将亭内文字细读一遍,得知了这位大岭小学创办人欧阳民庆的故事。欧阳民庆(字业熙,1866—1932),曾与郭乐在澳洲共同集资开设永安果栏,后又出任上海永安公司首任董事长、永安保险总经理。1924年欧阳民庆已移居香港,仍心系家乡,将大岭村的住宅捐出,作为创办大岭小学的永久校址。

几经变迁,大岭小学已不在,纪念亭也被郁郁葱葱绿荫所包围。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至今还悬挂着1949年民庆公纪念亭落成时,大岭小学师生们的黑白合影。村委会二楼的侨史馆,一进门就能见到墙上陈列着的欧阳辉庭、欧阳兆庭、欧阳民庆等大岭名人的画像和照片。村干部又抱来了厚如砖头的《大岭村侨史》《欧阳氏族谱》等一大叠资料堆在桌上。

当中详细记载了村中的华侨历史、分布地,一些对家国有重大贡献的人物事迹都附上了搜集到的各种史料与媒体报道。如欧阳明很早就向清政府主张派遣留学生,欧阳庚本身是第一批留美幼童,欧阳祺自幼就赴美就读,他们的子女后代也多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侨刊中还有众多在外经商的大岭华侨,富裕后热心捐赠革命和教育的记载。如在澳洲经商的欧阳汝桥,三次为孙中山的革命行动捐赠巨款。他虽常年在海外,但家乡观念尤深,常言家国当务之急莫如兴学,并为家乡捐建学校。欧阳民庆当年为了支持国民政府成立,捐出1000万元。国民政府为表其功绩决定用他的名字命名一条街道。他谨记堂伯欧阳庚的意愿 “决不用入租界区”,在当时上海不繁华的区域选了一条马路命名为“欧阳路”。

一边翻看侨刊,张国雄教授一边兴奋地感叹:“对上了,都对上了。了不起,这么小的村子也有自己编撰的侨史。”他一路走来一路思考和猜想的问题,在翻看这些资料后终于有了肯定的答案。“这个家族很重视教育,无论是从事外交还是经商,他们都想办法让后代接受教育,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大岭村侨刊所记载的内容也均围绕这一鲜明的主题来选择人和事。如被称为“甲骨丹心”的旅日华侨,著名的甲骨文学者、书法家欧阳可亮;曾提出希望为祖国创办航空学校的美国华裔第一位女飞行员欧阳英,墨西哥著名画家欧阳民教授……编写侨刊的几位退休教师历经两年多时间,才编著完成此书,成为中山市第二本村级侨史。

大岭华侨留给乡人最值钱的不是碉楼、纪念堂或者巨额捐款,他们留给后人的是将个人才华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故事。在民族危难之时,倾尽外交才华施展纵横捭阖,以谋策救国;在祖国百废待兴时,崇文重教以知识报国。这浸润在侨史中的家风传承,就是欧阳家族频出外交官的秘密所在,无声也无形,却是无价之宝。


大岭村望月楼。(摄影|余兆宇)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徐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