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衍增
艺术简历
中山市西区长洲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中山市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四届主席,现为名誉主席;中山市五桂书法院名誉院长。
中山众多历史古迹,比如烟墩山塔、孙文西步行街、岐澳古道都有一位书法家的笔迹,他的作品古拙朴茂、刚柔相济,而除了书法,又因其“诗文书画”样样涉猎,亦被称作“四艺全才”,他便是年过七旬的著名书法家黄衍增先生。
诗礼传家 力在汉隶
烟洲黄氏诗礼传家,黄衍增出身墨香世家,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亲,儿时五六岁父亲就教他写字,每逢春节来临,曾任烟洲学校校长的父亲就会被邻里约写春联,而黄衍增则理所当然地成了打杂的义工。从那时起,父亲便以严格的方法引导他迈入书法之门。他专挑晚饭之前的时间让他写毛笔字,还叮嘱母亲没写完就不准开饭,久而久之,黄衍增就养成了爱写字的好习惯。习惯养成,青年以后就是自己学习了。
甲骨文诗《题红树林雨后》(自撰)38cm×35cm
释文:林莽水天长,归舟从旧乡。一川霖雨后,野望作图相。
《岐澳古道图》180×60cm
《兰竹小品》 80cm×35cm
《西山红棉图》 180cm×60cm
《烟雨朝阳联》(自撰) 138cm×30cm
释文:烟雨山下初种月 朝阳鼓前继耕云
起于楷书,力在汉隶。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黄衍增对刚健宽厚的隶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汉隶是我很典型的习书阶段,我很喜欢这种书体,古朴俊秀。而后就继续往前走,上溯西周金文和殷商甲骨文,从篆书中汲取高古、简朴的韵味。将篆书的古拙、凝重、稚气和隶书的俊秀、潇洒、飘逸铸在一体,再把金文跟甲骨文的线条、用笔、结构放在隶书里面,慢慢地,探索出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篆隶俱化的隶书,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面貌。”
族叔黄苗子影响深远
在这个过程中,族叔黄苗子对他影响深远,“黄苗子先生在回家乡中山期间,以及在后来的交往中,给予了我很多点拨,对技艺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我经常记得他讲的一句话,他说字要写得好看,一定要学习前人的东西,但是出来的东西必须是自己的。”
人们常说“书画同源”,黄衍增在诗文书画方面都有涉猎,黄衍增年轻时曾自学过美术,后来他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书法研习上。直到2009年,他有幸获赠了一幅黄苗子所作的葫芦图,突然有了“依样画葫芦”的兴致,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我对画画很有兴趣,还寄了一批小品画给苗子叔,请他指点。后来我专门去了一趟北京,见到了苗子叔,得到了他的当面指导。他对我每张画都进行了点评,并从线条、构图、题款、设色、水气、墨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令我受益匪浅。”
心怀家园 记录历史
黄衍增心怀家园,经常游走在中山的历史古迹,今年初还出版了《蘸得岐水写春风》,这本书以人文杂谈的形式记录中山地方历史、传统文化、人文风土,黄衍增说,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让他的诗文书画有了鲜活生气,让作品有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比如位于岐澳古道上的云迳寺是清代古寺,深藏于五桂山中。岐澳古道是指古代从中山石岐到澳门的陆上通道,作为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是历史上繁荣一时的贸易通道和官道,见证了粤澳两地经贸往来、文化相融的历史。随着岐澳古道的逐渐冷落,云迳寺也随之荒废倒塌。当听友人说到荒废的云迳寺时,我突然想到曾听一位家住五桂山的老友说起年轻时随父亲上山采药,曾见到荒废的寺外躺着一块牌匾,上书‘云迳寺’三字以及‘岭南第一才子’宋湘的签名。凭着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对书法的热爱,我翻山越岭来到云迳寺旧址。经过现场考证,又多方搜集宋湘的墨迹进行观摩研究后,重新集纳复写了牌匾上的字,匾额刻制完成后,重新立在了‘云迳寺’的旧址上,为后人寻觅古迹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历史留下印记,这也算是我对中山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做出的一点绵薄之力。”
《郑板桥题竹诗》 180cm×80cm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徐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