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因(1910年-1997年),中山南朗茶东村人。20世纪50年代在香港《星岛日报》担任总编辑,从1951年开始,陈梦因以“特级校对”为笔名,在《星岛日报》上撰写“食经”专栏。在老香港人看来,香港最懂吃的“食神”不是蔡澜,而是这位“超级校对”陈梦因。
陈梦因认为,食的享受,不一定是有钱人才有资格,只要了解食材,熟识烹制方法和运用技巧,普通人也会得味美但价廉的享受——这既是他撰写“食经”的真义,同样也是甚接地气的广东美食的真义。
陈梦因
“食经”可以说是香港第一个美食专栏,其受欢迎的程度,超乎陈梦因的预期,6个月后,陈梦因将专栏的文字结集成书,是为《食经》。无论在港澳、海外还是内地,《食经》都出了很多版,而里面的菜式,有不少可以说是他的家乡美食,特别是那咸淡水的海鲜。
比如他在书中写到的“苦瓜三鯬”“炒咸鱼”“蒸鲜咸鱼”“咸鱼汁炆猪肉”“红炆大鳝”“酿蚬”“炒鲳鱼球”“蚝油迟鱼”“咸虾黄花鱼羹”“咸虾豆腐芋羹”等,其中他这样写道:“说起蚝油与咸虾,谁都晓得中山出产最多,也都推许中山的最佳。”然后他写了一道“咸虾豆腐芋羹”,并且说这是“中山人用咸虾当作料”的夏令家常菜,而做法是:“先将芋头去皮切丝,蒜头起红镬,先爆咸虾,加进芋头丝,兜匀,加水将芋头丝煮至够火候,才加进拌烂的豆腐,一滚即成,上碗前加上少许葱花。”他还说:“这是价廉味美的夏令家常菜,煮得好的,很够香味,且有刺激食欲的效用。”
水瓜煲蟹。(摄影|孙俊军)
《食经》。
说起咸虾,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就开始不断刻板翻印的粤菜第一书《美味求真》里,也有一味“咸虾仁面(南方一种乔木的果实,因其核貌似人面,故名)”,而现在一般的仁面酱都是甜的:“仁面用油炒过,紧(仅)至青色为度取起,约仁面一斤用好咸虾四两拌匀入罂,熟油封口二日返(翻动)一次,如有水颌出,滚过俟停冻,再入罂浸之八日可食,味甚开胃。”
陈梦因在书中还写了“泥鯭豆腐汤”,还有南朗横门水域的“重皮蟹”“蒸膏蟹”和“蒸青蟹”。“蒸青蟹”那一篇特别有意思:“蒸熟后的蟹壳一定是红色的,怎样又能保持原来的铁青色?原来要用到中山的另一样特产‘蒌’——要将蟹壳保持铁青色,在蒸之前先用蒌叶捣烂取其汁,遍涂蟹壳上面,隔水慢火蒸之,在盖上镬盖的时候,还要留出一条裂缝,蟹盖且不要向镬底一面放。不然,蟹盖受了过多的热力,仍不能保持铁青的颜色。因为蒌叶的汁受了过多的热力就失去了作用。”
陈梦因尤其落重笔于他家乡的美味——禾虫,书中于是便有了“炖禾虫”“禾虫莲藕汤”“炒禾虫”“炸禾虫”“精炖禾虫”和“干炖禾虫”等篇目,“所谓干炖的做法,好处是吃时比隔水炖的更够鲜和够香。所用的作料和汤炖无异,但火候的控制较为困难,火候不够则不熟,过了又会变成焦炭。常见做一斤‘干炖禾虫’得以烧一炷香为标准,炖时且用慢火。干炖的方法是:铁镬一只,不用注水,将盛禾虫之瓦器放进镬里,盖上镬盖,周围封密,慢火炖之,至烧完了一炷香,禾虫即熟。”
《食经》里还有一味中山地道的酿蚬(也可以做成酿),就是将蚬肉挖出,再加半肥瘦猪肉、鱼肉、冬笋、冬菇、香芹,然后是画龙点睛但许多人避之不及的腊鸭尾,陈先生说:“但酿蚬要好吃,又非用腊鸭尾不可。”
蒸蟹。(摄影|孙俊军)
崖口羔油蟹。(摄影|余兆宇)
黄油蟹。(摄影|孙俊军)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