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赵曼彤没有第一时间返乡回家,而是选择和学院“阳光童行”志愿服务队的同伴们一起,留在了学校。
在7月6日至10日,“阳光童行”志愿服务队24名成员先后前往中山市大鳌溪旧村、远洋社区和夏洋社区,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周边双职工子女等青少年儿童开展社区暑期夏令营活动。
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早早起床,身穿志愿蓝马甲,肩扛手提着一箱箱沉甸甸的教具,在欢声笑语中出发前往目的地。
上午9时,在远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未成年人活动室,一场妙趣横生的皮影戏教学正在进行。身为主讲人的赵曼彤,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将皮影戏精巧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在座的17名孩子娓娓道来。
中职院“阳光童行”志愿服务队为夏洋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一堂趣味航模课,大家一起体验航模飞机制作和户外试飞。(摄影|余兆宇 )
在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制作影偶。当有孩子提出“我不会”时,这群哥哥姐姐总是耐心引导,俯下身、弯下腰,温和地说:“没关系的,慢慢来,我们教你。”
当活动室场灯暗去,一束暖黄的灯光照向一方白幕,孩子们摇曳着手中的影偶,认真地在简易小剧场里演绎着自己的皮影首秀。他们目不转睛,全身心感受光与影的魅力。
这堂只有45分钟的课,赵曼彤备课时相关资料一遍遍看、手工物料一遍遍做、上课内容一遍遍练。“当在问答互动中收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回应,看到他们在演皮影戏时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我先前忐忑、紧张的情绪慢慢烟消云散,一切的准备都是值得的。”赵曼彤说。
在现场忙碌穿梭的幕后人员中,大二学生陈健时而用相机记录课堂精彩瞬间,时而跟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对接活动事宜,时而和同伴们一起在后方备好手工环节的材料。他还时刻留心孩子们的状态,竭尽所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20岁男孩,有着超乎年纪的担当与细腻。
“在幕后同样也能闪闪发光!”陈健笑着说,这是他第二年参加暑期夏令营志愿服务了。去年,他在讲台上给孩子们科普垃圾分类知识;今年,他选择将教学的机会留给其他同学,自己专注于组织协调工作。“这里给我们提供了成长和锻炼的平台,感觉我现在也变成会照顾人的大人啦”!
从一开始的紧张、露怯,到在最后一站夏洋社区,这群新手老师逐渐驾轻就熟。初次给孩子讲课的麦李辉,根据前些天的课堂反馈,灵活调整了课程内容和节奏,希望能抓住更多孩子的注意力。作为“新沙溪人”,他尝试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给孩子们讲述沙溪凉茶中的地理学。“听到他们说喜欢上小麦老师的课,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激励。”以真心换真心,个性腼腆的麦李辉在教学相长中逐渐敞开心扉,与孩子们“双向奔赴”。
“这帮大学生上起课来有板有眼,很专业!”对于志愿服务队员的表现,夏洋社区工作人员方泳欣竖起大拇指,“他们的到来,帮了社区很大的忙,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更加丰富了。”
5天时间下来,最让赵曼彤印象深刻的,是大鳌溪旧村的孩子要更为羞涩、内敛。这里有不少来自湖南、广西、贵州等地的“小候鸟”。“他们都很聪明的,只是在课堂上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不禁让赵曼彤想起自己儿时也曾有过不敢举手的经历,她便鼓励孩子们勇敢、大胆、自信地表达。春风化雨,孩子们对周遭的环境逐步建立了安全感,举手问答变得积极了,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了。
“不把他们当另类,才是真正的尊重。”这次志愿服务经历,让学前教育专业的赵曼彤在教学实践中从“一米高度”看世界时,多了一份同理心。
以“发掘地域特色、弘扬传统文化、助力非遗传承”为纲,“阳光童行”志愿服务队还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脸谱艺术、纸扎金龙、创意扎染等趣味课程。在活动的倒数第二天,志愿者与夏洋社区的孩子们共同创作出一条条独一无二的扎染手帕。认真专注的身影与有爱的互动交织,构成众多温馨的剪影。
“可惜我们明天就要分别。这次志愿服务的时光虽然短暂,但它依然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闪烁的经历。如果有下次,我应该能做得更好些。”麦李辉感慨。
航模课上,大学生志愿者拿出实物边展示边讲解,让孩子们对航模有了全新的认识。(摄影|余兆宇 )
在皮影戏课堂尾声,孩子们摇曳着手中的影偶,认真地在简易小剧场里演绎着自己的皮影首秀。(摄影|缪晓剑 )
大学生志愿者和孩子一起展示在剪纸课上的作品。(摄影|缪晓剑 )
麦李辉给孩子们讲述沙溪凉茶中的地理学。(摄影|余兆宇 )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