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10点,阳光热辣似火,中山市东区街道花苑社区来了一群大学生。他们身穿短袖衬衫,手捧笔记本,沿路走进大大小小网红咖啡店、简餐店,开展基层调查,拟为社区提供一份高质量的口述笔记和调研报告,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青年人的视角。
这是花苑社区党委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结对共建的“青春同行·青引力计划”签约后的首场活动,希望促进青年与社区发展的双向互动。
东区街道花苑社区地处市中心,户籍人口1.45万人,老年人占比约3成,是传统的老龄化社区。随着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的高标准完成,越来越多的咖啡店、简餐店、花艺店等纷纷进驻。一间间“宝藏小店”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尝鲜的“网红店”,让老社区再青春。
青年大学生采访青年创业者。( 摄影丨余兆宇 )
“创业经历过哪些艰辛?”“社区如何赋能小店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商业价值后,会不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这群年轻的大学生“敲开”了店主的心房。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一家咖啡店。家住火炬高新区的阿轩是一名95后创业者,经营着这家名叫“On The Way”的咖啡店。清晨,他就要驱车10公里来到花苑社区,早上7点开店,晚上6点打烊,回家还要烘焙豆子到晚上10点。
“创业并不是过家家,要维持收支平衡,保持出品稳定,赢得消费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学生们了解到,阿轩的咖啡店由社区闲置车房改造而来,面积不大,是阿轩主动联系社区后觅得的。阿轩希望社区能定期将空置招租的物业挂上社区公众号,错位引进更多年轻业态,盘活停车资源,让花苑社区旺起来,带动社区商业生态链互利共赢。
五味凡间咖啡店坐落社区小路旁,宁静清幽,装潢质朴,老板梁女士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培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我开这家店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卖饮品,而是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有很多学业上的压力。我希望能给他们一个宁静的空间可以放松,做做手工,制作柠檬茶,劳逸结合。”
“通过调研,打破我对网红店的刻板印象。”调研团队成员、大二学生庞雅琪说,过去她以为网红店,只是用消费者的钱为华丽的装潢买单,更多的功能是拍照、发社交媒体。“调研后,我发现不同的店后面都有着一段创业故事,承载着创业者的梦想和情怀。这些故事才是线下店独特魅力所在。”
庞雅琪说,目前她和团队除了写好这份口述笔记外,还将继续深度思考:“网红店”能否成为社区的第三空间?社区和第三空间如何才能良性互动、互相促进?她进一步解释说,第三空间是一种居住和工作地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为社区善治增添更多年轻元素,赋能社区的良性发展。
同样来自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李栩彤带领的另一支队伍对话的对象是社区的老党员们。坐在社区广场淡黄色的凉亭上,社区一名老党员周奕伦将半生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
周奕伦是中山造纸厂的老员工。从一名普通工人慢慢成长为工厂负责人。起初,他的学历不够,他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成为工厂党委负责同志。工作期间,周老每年只休息4天,其余时间几乎都奉献给了工厂。2015年,周老退休之后回到社区,又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继续为社区建设做贡献,发挥余热。
“跟周老聊完,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青年人遇到的困难还是太少,我们要多向老人家请教,多调研才有发言权。”李栩彤说,聆听老人家在晚年从事志愿活动时调节邻里纠纷的经过,感到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沉下心来,聆听各方意见才能做到客观公正,让居民满意,让社区更幸福。
“这群年轻人的调研活动开展得十分扎实。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与学院指导老师的沟通,尽快将他们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输出寻宝图、口述史、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的调研产品。”东区街道花苑社区党委书记郭晓静说,社区公众号曾为市民游客推出了《花苑街区Chill级漫游寻宝图1.0》,未来,社区将结合“青春同行·青引力计划”的调研成果陆续推出社区寻宝图2.0版本、3.0版本。“我们还计划选拔并培训青年成为城市推荐官,使得青年能够通过社交媒体、线上线下活动等渠道建言献策,分享城市故事,传播城市魅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来到花苑社区创新创业”。
东区街道花苑社区党委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行简单的签约仪式,结对开展“青春同行·青引力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大学生和社区代表初见面。( 摄影丨余兆宇 )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学生表演节目。( 摄影丨余兆宇 )
“青春同行·青引力计划”签约仪式现场。( 摄影丨余兆宇 )
青年大学生兵分三路分别对话“网红店”青年创业者(上图)和社区老党员(下图)。( 摄影丨余兆宇 )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