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7 05 乙巳年六月十一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鱼塘尾水好了 钱袋“鼓”了

作者:何腾江 陈雪琴 时间:2025-06-17 11:15:37

近日,《中山创新鱼塘尾水治理模式写好养殖产业绿色发展“新答卷》入选广东省委改革办组织开展基层典型改革案例,向全省推广中山鱼塘尾水治理经验做法。

位于中山市南朗街道左步村的广东中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罗非鱼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对鱼儿进行大小筛分。中力水产养殖面积达4000亩,实现了鱼塘尾水治理全覆盖,是全市养殖池塘尾水治理的代表。

在中力水产总经理施君圣的带领下,一行人穿过白色塑料膜覆盖的养殖池塘,来到尾水治理池旁。记者现场看到,经过“三池两坝”尾水治理工艺处理后,池塘尾水干净透亮,没有任何异味。


南朗丰阜湖鱼塘尾水治理项目。(南朗街道供图)

施君圣介绍,公司在南朗街道的水产养殖基地分为左步、濠涌、横门、鸡头角四个片区,其中左步片区养殖面积达到1300亩,涵盖8个尾水治理池,全部采用“三池两坝”模式,能通过物理沉淀、过滤、微生物活化等方式,实现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养殖尾水也可以再次循环用于水产养殖。

“水质确实干净了许多。”在中山有着20多年水产养殖经验的施君圣直言不讳,前几年河涌还有发黑发臭的现象,这几年明显干净了很多,还可以直接用于养殖罗非鱼。几年前,施君圣的鱼塘从外围河涌引入水源,需要在鱼塘静置10多天,其间还要通过相关处理后,才可以用于水产养殖。因此,对于像施君圣一样的养殖户而言,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可以直接循环使用养殖尾水,无疑能节省不少时间成本;此外,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也得到相应提高。数据显示,西区街道隆平社区稻香围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项目完工后,塘租每年每亩增加1500元,产量每年每亩增加1800斤左右。

南朗街道农业农村局办事员程细江透露,南朗街道积极推进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建设,以尾水治理为抓手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养殖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养殖户增产、村集体增收、水环境优化多方共赢。

南朗街道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丰阜湖)在尝试采用养殖尾水“三池两坝”处理工艺的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因为丰阜湖比较接近大海,所以这里的水质会相对比较咸,接近海水。”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员雷杰枫说,一般内陆用到的一些水生净水植物,在丰阜湖就不太适用。“我们也是经过了多次的研究,才发现现在可以适合于本项目的净化绿色植物。”

“我们直接引用‘三池两坝’中更加干净的水源,减少了养水的时间,降低了动保的用药,更降低了成本。”广东中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修文也说,丰阜湖的改造,给养殖企业带来了明显的好处。“我们厂区的环境更加好了,尤其是经过第三方的专业处理,杜绝了外来的病害,降低了因病害造成的损失。”

据介绍,丰阜湖经过尾水治理之后,水质改善,尾水“活”起来了,并且摆脱了冬季进水受咸潮、外界水质影响,增加了养殖周期。同时,养殖户的养殖量增大,价格也高了。

丰阜湖的尾水治理成功后,南朗街道还推动养殖户对池塘改造,通过挖深塘底、堆高塘基,平均每口塘深度增加了1-1.5米,丰阜湖片区增加了约60万立方米的养殖体量,增产约20%,而且鱼塘承租价格有20%以上的增长,增收约160万元。

据了解,2021年12月,中山正式启动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其中鱼塘尾水排放达标是硬指标。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渔业管理科科长张严发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经完成尾水治理面积超12万亩,2025年将继续推进治理超6万亩,预计年底之前,全市池塘养殖尾水治理面积覆盖率超60%。

为了鼓励各镇街尽早完成养殖池塘尾水治理任务,2022年到2024年期间,全市改造完工的鱼塘尾水治理项目,市财政对项目实施实行退坡奖补政策。对于2025年新实施的鱼塘尾水项目,张严发也透露,市农业农村局正积极组织各镇街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并通过专项债和超长期国债等融资方式,为各镇街加快推动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项目实施提供更多政策与资金扶持。


在南朗街道新旧五顷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将植物放入水中净化渠道水质。(摄影|余兆宇)


工作人员投放罗非鱼。(摄影|王云)


丰阜湖的尾水经过治理之后,水质变好了,并且摆脱了冬季进水受咸潮、外界水质影响,增加了养殖周期。(摄影|王云)


一名工人正在串连尾水净化球。(摄影|缪晓剑)


南朗街道丰阜湖“三池两坝”标准型尾水治理项目。(摄影|张景天)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