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乃刚,号“香山老樵”,现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注册执业药师,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政协第十二届中山市委员会常委,中山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山市古陶瓷研究会名誉主席。合编、主编出版有《岭南藏珍》《明瓷荟萃》《清瓷瑰宝》《宋辽金元瓷》,著有《余庆堂藏品录》(书画卷)、《辛亥物语》《书陶雅韵》。书法作品被多家专业收藏机构及个人收藏。
在很多人眼里,余乃刚是一位“杂”家,他涉猎甚广,在陶瓷、书法、饮食和中草药等方面都有研习,但他自己却说,主营业务其实是古陶瓷研究,而书法是他的余事。他自己也强调,一个没有生活、没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书法家,他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
独爱钻研古陶瓷
余乃刚有很多头衔,中山市古陶瓷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山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注册执业药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他对古陶瓷、诗词、书法、饮食和养生都颇有研究。余乃刚热衷收藏古代陶瓷,认为不同年代的古陶瓷蕴含着不同年代的审美,从中也能读懂每个年代的经济、宗教、民俗、文化等内容,所以他喜欢研究这些在历史上留存的古代陶瓷痕迹。
书陶相融生雅韵
书是文化的本,陶是文明的根。余乃刚的书法汲取了各方面的营养,比如古代陶瓷、中医药等内容,里面有很多底蕴能够启发他写书法的灵感。古代的陶瓷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有它们独特的审美之处,比如说唐代的比较丰满,宋代的比较俊秀,这些营养都能运用在书法的结构用笔中;在中医药文化里,有阴阳五行的理论支撑,他把这个理论也运用到书法当中。他认为如果能把这两者的关系结合得恰到好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就会变得不一样。余乃刚说:“当我们深入研究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并将收获到的知识运用到书法当中去,会得到不一样的感觉。就好比现在很多学书法的人去临摹同一个字帖,出来的效果就有可能是千人一面,相反,如果我们通过独特的方式去临帖、去出帖、去创作,将这个过程融入到其他领域,会更有个性,变成一人一面。”
人生尽在挥毫间
余乃刚认为写书法最关键的就是打好基础,临帖需要非常用功,不可以马虎,直到现在,每当他准备书写一幅作品前,都会先临帖,让自己进入状态,这是“入帖”。但是,“出帖”就要看个人本身的见识程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觉得走万里路更重要,当人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来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见解,书法也是如此。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应该和不同领域的人多沟通交流,从中汲取营养来滋润和提升自己的素养。在余乃刚看来,写书法的最后是书写人生、书写经历,你的人生经历有多丰富,你的书法就有多丰富。
伍瑞隆《竹枝词诗一首》150cmx62cm
符曾《上元竹枝词诗一首》65cmx138cm
《苏轼诗一首》33cmx130cm
《鱼玄机诗一首》138cmx62cm
《增广贤文句》135cmx26cm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