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侨韵|风中传来的清脆击球声

作者:楚风 时间:2024-01-11 15:38:59

去年12月8日,2023年全国青年棒球锦标赛暨全国体校联赛总决赛在小榄镇的“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圆满落幕。冠亚军争夺战由广东队对阵中山体校队,最终广东队以8分优势夺得冠军,为赛事画上圆满句号。

看见这则新闻,我心中暗想,棒球新生代如此出色,九泉之下的梁友文先生应该也会为他们感到高兴吧。梁友文先生是“中国棒球之父”梁扶初先生之子、中山棒球运动的“拓荒牛”。他于2022年12月7日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7岁。


90岁时,梁友文还经常给熊猫队员做示范动作。(摄影|余兆宇 )

生前,梁友文先生已在计划出版一本讲述海外中山人棒球运动的书籍。目前,该书仍在筹备当中。而我,正是为此整理资料,在字里行间熟悉了他的音容,获悉了中山棒球的历史渊源。其实,在此之前,我对棒球几乎一无所知,觉得它是一门小众运动。但梁扶初、梁友文父子跨越百年的传承接力,让我感受到这项运动背后的精神弥足珍贵。它不应该被历史埋没。 

整理梁扶初手记的新发现

大约在2019年12月底,朋友吴娟交给我一包资料,里面有两本薄薄的小册子和一份复印的油印资料,说是有位打棒球的老华侨梁友文老先生托她帮忙整理一些文字资料。我回家打开一看,有点后怕——那一大本貌似刻蜡版再翻印出来的资料,黑乎乎的一团,很多字已无法看清,导致难以串连句子,前言不搭后语。

正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新冠疫情来了,大家都开始不大出门时,这一大本黑乎乎的复印件就摊放在我家客厅的茶几上。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冬日的午后,无意间,一束暖暖的阳光斜照进客厅,落在书页的黑纸白字上,其中几行字跳入我的眼帘——咦?!如有神助,我忽然看明白了一些字。或许因为每天把它看来看去,日渐熟悉了字迹,我借着光线,又顺势看了好几个段落,然后慢慢地捋出一些信息,边读边记在笔记本上,就这样,我终于在这乌漆嘛黑中摸索出一条阅读的路径,且越读越坚信:这些文字资料太宝贵了,不应该让它丢在历史的尘埃里。

这是一本复印质量不佳,但内容详实又震撼的比赛实录,它出自梁友文先生的父亲——中山旅日华侨、中国棒球运动先驱梁扶初先生(1897-1968)之手,是他于上世纪50年代初亲笔撰写的棒球生涯回忆手记,内文还附有不少珍贵的比赛图片。

梁扶初所亲历、所记录的那些往事,有些已经过去超过一百多年,他的叙述半文半白,让我仿佛回到他所亲历的那个时代,走进那个时候的日本横滨唐人街,遇见那一支早在1905年由梁扶初四个亲兄弟等参与组建的“中华棒球队”。

那是一群热爱棒球的旅日中华少年。他们的导师不是日本人,而是来自夏威夷全星棒球队的著名华人球手罗安先生。他们勤学苦练,全力比赛,血气方刚,真情流露。在强手如林的日本横滨棒球联赛中,“中华棒球队”沉着应战,在5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勇夺冠军,堪称奇迹,华侨们为之振奋。

关东大地震中的华侨棒球队员

看过宫崎骏电影《起风了》后,我对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的惨状感触深刻。在梁扶初的棒球手记里,我同样读到一段有关关东大地震的往事——他的球队、他的家人以及旅日华侨当年在地震现场的遭遇:

“进入1923年,我们一群战友与过去一样,更加紧苦练,以求保持光荣的宝座。联赛正在进行之际,突于9月1日上午11时58分,霹雳一声,天崩地裂(遭遇关东大地震),全市顿成火海。东京横滨日(本)人死于斯难者共9万多人。侨居横滨的(中国)同胞原有6500人左右,死难2300余人之多。而中华棒球队的战友罹难者共五名:名投手梁澄榕(我的四弟)、名捕手胡裔鎏、中垒手梁澄根(我的三弟)、乙组投手鲍耀庭、游击手鲍耀佳。至于我的家人,除上述两个弟弟外,我的母亲和六弟澄林、妹秀珍、我二儿子友添也不幸罹难。我虽负伤,但幸获生存,此诚空前之浩劫也。

避居神户后,我总觉心神不安,乃提议赴灾地挖掘华侨的尸骸,得该地侨胞之赞誉,我任掘尸团团长之职,率领60多人驰赴灾地。从9月27日起,在颓垣败瓦之间,日与死尸为伍,经过两个多月有生以来未曾受过的苦难后,掘得华侨遗骸共2300余具。焚化后,掘一大穴,葬于华人共同墓地……”

此刻,我忽然明白,梁扶初先生提出“拼命追击,死缠到底”的棒球队口号之运动精神密码,他鼓励并倡导队员们全力以赴,无论如何,必须保持奋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此口号被熊猫队一直沿用至今)。

父子接棒,为中国棒球运动“育苗”

1932年,梁扶初先生回到中国,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棒球运动。他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的大中院校等组织开展棒球比赛。新中国成立,他又得到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倡导和支持。

在父亲的影响下,梁友文先生从小酷爱棒垒球运动。他早年是熊猫主力队成员,多次击败国内外劲旅。事实上,梁扶初的四个儿子——友声、友德、友文、友义,当年都是熊猫队的主力,后来分别成为香港、北京及上海等队的主力和教练。据报道,100年来,梁氏一门四代数十人,皆活跃在中国棒球界,可谓中国棒球“第一世家”了。


梁友文与父亲梁扶初的雕像合影。(摄影|黄艺杰 )


梁友文给中山熊猫队员上训练课。(摄影|余兆宇 )

2007年,得知中山成立首支棒球队,82岁的梁友文先生专程从美国回到家乡中山。耄耋之年,他在小镇东升(今合并入小榄镇)义务执教棒球,长达七年,分文不取。老人家平时自费往返中美之间,还不时自掏腰包为球队添置一些器材、设备。他从美国自购一台发球机送给棒球队,为了节省几千块的运费,他硬是自己一个人把发球机从美国背回来中山。

他做事一贯亲力亲为,从挑选队员到组织训练,始终一丝不苟。正是在梁友文先生的影响下,中山东升才能荣获“棒球之乡”的美誉。2012年,在纪念“熊猫杯”60周年之际,这场联赛在故乡中山重生。中山熊猫少年棒球队连续多年获得U12全国冠军,中山棒球队于2018年首夺广东省运动会棒球冠军,并于2022年首夺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冠军。2022年8月22日,远在美国的梁友文老先生专门给球队发来贺信,表示:“中山棒球运动已蓬勃崛起,后继有人,前景辉煌!”

追溯百年前的中国棒球基因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看不懂棒球运动,感觉它很陌生,但当我翻查历史时,发现原来早在1863年,美国人亨利已在上海创建了“上海棒球俱乐部”,当时的成员多是英美人士,后随着球队的发展,又吸引了很多操着一口“洋泾浜英语”的华人。 

1872年,香山人容闳带领30名留美幼童进入美国各个大学深造,其中又以前往耶鲁大学的人数最多。这些学生不仅在足球、板球、划船等运动项目中佳绩频频,在棒球上取得的成就也令人瞩目。1876年9月,在哈特福德地区的中国学生组建了他们的第一支棒球队,并将其命名为“东方棒球队”。当时的队员全部来自广东。1878年,17岁的詹天佑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修读土木工程,他在东方棒球队中担任投手,且声名远扬。

由中国学生组建的棒球队横扫了整个哈特福德地区,成为当地棒球圈的绝对主力。留美幼童温秉忠后来回忆:那时“谁又看过东方人玩棒球呢?中国投手之高招,使奥克兰队已经感觉到情势不妙,球场观众哗然!中国人打美国的‘国球’,且使老美溃不成军,不可思议!全场终局,中国队大胜,幼童及华侨兴高采烈”。

梁扶初等人的棒球梦,其实与此一脉相承。正如前文所述,梁扶初四兄弟在日本参与组建的“中华棒球队”的导师是夏威夷华侨罗安先生。而夏威夷的棒球运动,是19世纪中后期由美国本土传入当地。十几年后,棒球运动开始在夏威夷流行。少年孙中山赴夏威夷求学时,也在当地接受了棒球训练的启蒙。1900年,旅美华侨冯恩赐在火奴鲁鲁创办华侨棒球队……通过阅读,这些有关中国棒球运动的华侨基因密码让我越挖越多,越看越精彩。

如今,梁友文先生已经去世一年了。中国棒球运动先驱们筚路蓝缕的故事,“拼命追击,死缠到底”的精神,仍在启发着新一代。


2013中山·熊猫杯少年棒球锦标赛暨全国青少年棒球A组锦标赛在东升镇高级中学盛大举行。(摄影|文智诚 )


梁友文家里的棒球纪念品。(摄影|余兆宇 )


在2014熊猫杯全国青少年棒球A组锦标赛晚宴上,全体人员为梁友文祝贺90岁生日。(摄影|余兆宇 )


梁友文与当年的老熊猫队员相聚。(摄影|余兆宇 )


1944 年,荣获“熊猫杯”冠军的熊猫垒球队。


南征港穗前,部分熊猫队健儿摄于上海淮海广场,后排右一为梁扶初指导。


梁扶初回忆录复印件。


梁友文家里的小摆设,右边那幅相片是梁友文的小儿。(摄影|余兆宇 )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