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4 25 乙巳年三月廿八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老人病”康复了 老物件讲述集体回忆

作者:徐钧钻 时间:2025-04-15 15:21:40

中山市南区街道长征小区党群服务站附近,一个置物柜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批旧物件,这里有过去企业员工的工作证、团员证,有车间特制的工作服,有企业奖励先进女工的暖水壶,还有搬家时企业为职工每家每户发放的“黑金箱”……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如何把服务百姓生活与传承小区旧记忆完美融合?南区街道给出了答案。

改造过程中,南区街道通过引入“金点子”党群公益服务项目等方式,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充分尊重居民意愿。“这里过去是国企宿舍,企业转制后就成为我们员工的家。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外墙、楼梯翻新了,车房门也换了,停车位充足了,健身器材也有了,议事平台也有了,小区的‘老人病’康复了。很多曾经搬出去的老工友现在又回到我们身边了。”今年73岁的居民李秀月乐呵呵地说。

改到居民心坎上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营军工企业——长征机械厂开始在中山修建分厂并逐年逐步搬迁,如今已改制为广东长征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压力容器、焊接气瓶等产品。李秀月说,如今所在长征小区就是当年从肇庆搬到中山后,所兴建的员工宿舍。

当年的南区还是城市郊区,周边工业企业不多。“长征小区是南区早期为数不多的国企宿舍、现代化小区,当时周边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稻田。”长征小区见证着南区街道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居民集体回忆。


南区街道环城社区长征小区改造后合理规划了30多个停车位,基本满足了居民停车需求。(摄影丨缪晓剑)

然而经过几十年岁月磨砺,曾经的明星小区如今的“零部件”逐渐老化,老毛病也不少——墙皮剥落严重、早期规划的停车位严重不足、照明设施破损等,人居环境整体跟不上现在的新小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为李秀月等300多名老居民带来了好消息。

“街道、社区很尊重我们的意见。怎么改、改什么,一次又一次地问。”李秀月回忆说,改造过程中,南区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采取“三步走”工作法(即改造前征求居民意见,合理确定改造内容;改造中充分沟通,尊重居民意愿,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影响;改造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我们小区停车位太紧张了,当年没有考虑到家家户户都买车,能设计一些停车位吗?”“小区照明设施破损,晚上太暗了。”“小区外墙要好好改。”……居民表达的意见,工作人员一一记录在案,通过改造妥善解决。更让李秀月感到贴心的是,由于长征小区外墙长期破损,实施修整需要几个月时间,改造工期将横跨2024年整个春节,施工可能影响居民走亲访友。专班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小区住户了解到居民意见后,贴心地调整了施工时间。

“针对施工期间,居民停车位紧张问题,南区街道临时协调附近公有物业的停车位供我们停放。”另一名街坊陈远海补充说,还有街坊反映的小区二层平台花基、花圃改造不合理情况,前期小区停车规划美观但不实用等问题,改造专班工作人员耐心听取居民意见,采纳大部分居民的意见,调整了改造内容。“改造可算改到我们的心坎上”。

留住集体回忆

作为当年的国企宿舍,如今长征小区的86个居住单位,300多名老街坊过去都曾是一起奋斗的老工友。随着小区人居环境的逐步改善,许多随子女搬到新小区的老友记又回到长征小区。如何让改造后的老小区更有社区凝聚力,写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环城社区有“金点子”。

一方面,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调动街坊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一场场诸如长者游园会、敬老茶话会、清洁美化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的相继举办,成功打造了“互助式养老”的和谐小区。另一方面,让李秀月等老街坊啧啧称赞的是,前两年,南区街道通过引入“金点子”党群服务项目,举办了“长征回忆”老物件老故事征集活动,并在小区党群服务站门口设置了“怀旧阁”。这是社区党委通过鼓励小区居民捐赠老物件、讲述老故事,用文化凝聚人心,积极开展社区营造,打造了属于长征小区特有的集体回忆。

“这个叫‘黑金箱’,过去是用于装载炸药原料的炸药箱,属于我们工厂的特有产品。由于是用东北黑松木制作的,格外结实耐用,当时在市场上是很难买到的。我们从肇庆搬到中山时,单位给每户员工发放了3个。我们都视作珍宝。”

“这个是我们的特制工作服,因为我们是生产水雷的,对静电格外敏感。这些工作服都是防静电的。”

“这个叫行军壶,以前工厂的生活区和生产区相距有3公里远,要从生活区带水到工厂喝。每次上班,大家统一换上工作服、水鞋,背上这个行军壶,就跟现在小朋友上学一样。”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听着李秀月、陈远海、谢华许等老街坊的讲述,仿佛看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长征小区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年度早,改造前存在立管锈蚀、外立面墙皮剥落、公共区域窗户损坏、停车位不足等“老年病”。图为修缮后,焕然一新的墙体风貌。(摄影丨缪晓剑)


改造后的长征小区增加了许多健身设施。(摄影丨缪晓剑)


一个置物柜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批旧物件,这里有过去企业员工的工作证、团员证,有车间特制的工作服,有企业奖励先进女工的暖水壶等。(摄影丨缪晓剑)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查九星